严锋是一个“非典型的中文系教授”。他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在大学研究、教授文学近30年。授课之外,他是一个资深“跨界玩家”。
童年埋下的“玩乐种子”
“人长大以后的许多行为,确实是从童年埋下的种子长出来的。”严锋说。
他生于1964年,父亲辛丰年原本在福州军区工作,后来被发配回老家南通一个砖瓦厂做小煤球。从福州到乡下时,辛丰年带了两三百本书。晚上若没有夜班,父子俩就会一起读书。读得累了,辛丰年就会拿出小提琴,拉上几段,拉得最多的是《流浪者之歌》和《沉思曲》。当时,父亲工资不高,但还会省下钱来买书。“那个年代的书,绝大多数非常乏味。但是有一本《少年航空模型制作》,让我铭心刻骨,永生难忘。”
那年严锋8岁,在书里看到很多种飞机的图纸,图纸旁边还有详细的制作介绍,他当即决定要做飞机模型。于是,父子俩一起搜集材料,到厂里的机修车间捡锯条和刀片,跟电工师傅讨要砂纸和胶水,飞机骨架材料则来自家里的床。床是木板拼起来的,辛丰年就把靠外的一条拆下来,按照图纸切割成大致的形状。至今,严锋还记得当年在灯下做飞机模型的情形。飞机模型制成那天,父子俩到屋后的小山堆上放飞机,围了一大帮人,等到飞机升天,欢呼声一片。
“多年之后我才悟到,父亲给我买《少年航空模型制作》的那个下午,就是我的万痴之源。”严锋说,一切都在这一刻被注定,后来的道路只不过是展开和变奏而已。
为音乐痴狂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复旦校园,各类社团、协会、俱乐部多如牛毛,其中诗社和音乐俱乐部最为热闹。严锋选择加入音乐俱乐部。俱乐部每周都有活动,要么一帮人挤在一起听磁带,要么去现场听古典音乐会。“那种热烈气氛确实感染了我,唤醒了我对音乐沉睡的欲望。我开始真正喜欢上音乐,疯狂地用各种方式去听。”严锋说。他把家里40斤重的老式电子管式录音机扛到学校,听父亲录下的古典乐磁带。这还不算过瘾,他戴着耳机躲在被窝里听电台,光听一遍还不满足,要录下来,翻来覆去地听。
1991年,读博第一年,严锋用一只巨大的草绿色军用背囊把一台286电脑背到了上海。刚到学校,就引来众人围观——当时用电脑的人极少。他定下规矩:所有想上机动动手脚的人,必须先去把手洗干净。慢慢地,他有了“电脑高手”的名号。
严锋买电脑的用途,主要是作曲实验。为了买到声卡,他根据《软件报》中缝交友栏提供的地址,给全国各地电脑爱好者写信,发出去30多封信,其中有一位回信说广州有卖。收到消息后,他立刻带上积蓄,坐火车南下广州,花1500块买了一块声卡。
“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那趟广州行的另一个收获,是严锋知道了“电脑游戏”的存在。当时,他刚要离开,店里某台电脑的一个软件安装成功,屏幕上出现了“无比壮丽的太空”“巨大的飞船”和“惊天动地的太空战斗”,“我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华美而又惊心动魄的场面,只有站在那儿发呆的份儿”。后来,他从店主口中得知那是一款游戏,名字叫《银河飞将》。
回到上海,严锋想各种办法结交计算机系和电子工程系的人。之后,一帮游戏迷组队,在虚拟的空间里昏天黑地地冲杀。有一次,他和朋友甚至坐了火车,冒着大雨,到浙江大学去找玩友交换游戏。那一时期,他几乎玩遍了当时发行的所有游戏。
“其实,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能让人去放松、去想象、去创造,艺术本身就是来自于游戏。”严锋说。电脑技术的研究、游戏世界的体验,也让他对原本热衷的科幻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博士论文中,他把科幻热、气功热视为先锋文学崛起的前奏。
“关键是玩什么、怎么玩和跟谁一起玩。好游戏能修补现实世界的伤害,让单一的人生更丰富完整。”严锋说。如今,他还没放弃的为数不多的游戏,都是VR里的飞行类游戏。他喜欢戴上VR头盔,进入谷歌地球,飞翔在人迹罕至的大峡谷,或是城市上空。他特别喜欢飞回自己住过的房子,走过的路,去过的地点。他常常按当时住的街道门牌,守在房子门口,就停在那儿,静静等着。仿佛下一秒钟,从房间里走出来的会是当年的自己。
(《环球人物》2021年第18期 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