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9月05日 星期六

    抗日烽火熔铸的晋察冀文艺

    《 文摘报 》( 2020年09月05日   05 版)

        活跃在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大文工团团员合影,内有艾青(后排左1)、贾克(后排左2)、周巍峙(后排左5)、舒强(三排左1立者)、贺敬之(三排右3)、陈强(三排右5)、胡沙(二排右1)、颖敏(前排左1)等。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10月,晋察冀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们像涓涓溪流,源源不断地汇入晋察冀广阔的抗战洪流中,在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苍茫逶迤的太行山、燕山,在滹沱河、永定河、滦河、桑干河两岸,渤海之滨,以笔为武器,英勇奋战在抗战第一线。

        这是一支星光璀璨的文艺大军:周巍峙、成仿吾、邓拓、孙犁、田间、艾青、沙飞、沙可夫、周立波、沙汀、康濯、杨沫、杨朔、魏巍、萧也牧、萧军、萧三、周而复、秦兆阳、管桦、贺敬之、吴伯箫、刘白羽、何其芳、穆青、吕骥、曹火星、李劫夫、王莘、彦涵、崔嵬、丁里、胡可、凌子风、陈强、田华、雷烨、仓夷、曼晴、梁斌、李英儒、徐光耀、冯志、雪克、邢野、刘流……他们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幅激荡人心的抗战文艺画卷。

        1938年12月,从延安奔赴晋察冀的东北文化干部队成员钱丹辉、蓝矛、叶正煊等,成立了晋察冀第一个诗歌团体铁流社。1939年1月,西北战地服务团从延安开赴晋察冀,在延安诗歌运动中成绩斐然的战地社,随之扎根于晋察冀。1941年7月3日,以田间、邵子南、魏巍、陈辉等为执委,田间为主席的晋察冀边区诗会成立。1943年1月1日,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召开,其间,由邓拓、张苏、于力倡议,成立燕赵诗社,社长为聂荣臻司令员。战地社和铁流社是晋察冀诗歌创作的两个重镇。战地社以邵子南、曼晴、方冰为代表,以晋察冀边区第一个诗刊《诗建设》为主创阵地。铁流社以钱丹辉、魏巍为代表,以《诗战线》为主创阵地。

        最为显著的诗歌创作热潮发生于1939年8月,《诗建设》为纪念延安街头诗运动一周年,发起了创作1000首街头诗的活动,编辑出版了《粮食》《战士万岁》《文化的民众》《在晋察冀》《街头》《给自卫军》《力量》《冀中街头诗选》等诗集。

        在晋察冀边区戏剧发展初期,由于缺乏优秀的创作人才,原创戏剧较少,有影响的剧目为数不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戏剧是1939年12月华北联大文艺部戏剧系和华北联大文工团联合演出的大型歌话报《参加八路军》。这部由华北联大文艺部戏剧系主任崔嵬编剧,吕骥、卢肃作曲,崔嵬、丁里导演的剧作对边区歌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晋察冀边区持续开展的如火如荼、有声有色的群众戏剧运动,培养了众多优秀剧作者,推动了晋察冀戏剧创作的繁荣。《王秀銮》(傅铎)、《子弟兵与老百姓》(丁里)、《我们的乡村》《李殿冰》(刘萧芜)、《李自成》(邓拓、梁斌等)、《戎冠秀》(胡可)、《李国瑞》(杜烽)、《把眼光放远一点》(胡丹沸)、《我们的母亲》(胡苏)、《灯娥记》(崔嵬)、《穷人乐》(集体创作)等优秀剧作,代表了晋察冀抗战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抗战初期,小说形式以墙头小说和小故事居多,内容较为单薄,手法较为粗简,相较于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发展较为缓慢。

        晋察冀边区最早发表的抗战小说是路一创作的《马老婆子的血也沸腾了》,作品刊登于1938年3月20日出版的《红星》创刊号上。为了节约版面,易于阅读,早期的小说以墙头小说为主。第一篇发表的墙头小说是塞东创作的《祖国的孩子》,刊载于1938年10月7日的《抗敌报》,这也是《抗敌报》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1943年之后,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晋察冀小说创作进入井喷式发展时期,《荷花淀》《芦花荡》(孙犁)、《腊梅花》《灾难的明天》(康濯)、《退租》(萧也牧)、《农村和土地》(梁斌)等小说,便是“讲话”后结出的丰硕成果。

        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扬、艾青、丁玲、萧三、贺敬之为代表的延安文艺家和以成仿吾、邓拓、田间、康濯、杨朔、魏巍为代表的晋察冀边区文艺家,在晋察冀解放区,创作的《人民的城》(艾青)、《赶车传》(田间)、《王九诉苦》(张志民)、《送参军》(贺敬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新儿女英雄传》(袁静、孔厥)、《我的两家房东》(康濯)、《白求恩大夫》(周而复)、《红石山》(杨朔)、《老头刘满囤》《歪脖子兵》《炊事员熊老铁》(秦兆阳)、《雨来没有死》(管桦)、《十八匹战马》(王林)、《枪》(胡可)、《龙烟的三月》(草明)、《孔家庄纪事》(吴伯箫)、《弹今吹古录》(萧军)、《铁路工人歌》(吕骥)等文艺作品,在中国红色文艺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光明日报》8.28 郑恩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