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发生的当下,不少老外仍然坚持留在中国。他们如何度过每天的宅家生活?他们对疫情有何感悟和思考?他们又是如何为中国的全民战疫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的?
让顾客放心享受美食
老钱(Chandler Jurinka)来自美国首都华盛顿,今年已经是他在北京生活的第15个年头了。他经营着位于三里屯和麦子店的两家精酿啤酒西餐酒坊和地处灯市口的一家精酿啤酒吧。
餐饮是365天全年无休的行业,从2012年开始,他们的餐厅就是全年不歇业的。老钱平时关注时事,疫情刚一露头,他就觉得不太妙,立刻拍板给员工买口罩和手套,囤消毒水,并加大力度做清洁消毒工作。老钱觉得,做好消毒不仅能预防疾病,客人也会觉得安心。
与平时一样,老钱的餐馆仍然提供完整的菜单供客人选择,包括他们连续4年蝉联汉堡杯的“冠军汉堡”,还有好几款名字有趣的精酿啤酒。从制作到配餐,大厨和服务员都要在小卡片上写上自己的体温,和食物一起送到客人手中。
十多年来,老钱在中国四处旅行,武汉就是他很喜欢的城市之一,他至今还记得那里的人们友善并且骄傲地向他介绍这座城市与当地的美食。老钱说,中国正采取空前严格和专业的防控举措,他相信这些坚持不懈的努力,必将很快击退这次疫情。
写新书记录抗疫经历
美国人马克·力文(Mark Levine)是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赶上放寒假,疫情期间他留在了北京。
马克·力文住在学校的公寓里。他说,从1月26日开始,自己就没再与任何人会面。除了每隔几天去一次超市,买食物来囤满冰箱,他全部的时间都待在家里。很多人都觉得在这种状况下无聊极了,但他这段时间却很忙。在自我隔离的第一阶段,他花了大量时间写新书《在中国的5000天》。这本书讲述了从2005年他来到中国,十多年里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段在北京抗击疫情的经历也会被记录到书中。
马克·力文说,他看到许多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谣言与虚假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上,尤其是在一些境外的网页中,他尝试对此作出纠正。他认为,谣言需要通过真相才能击破,并指出谣言背后的偏见与动机。2014年,马克·力文曾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以肯定他在跨国文化沟通方面做出的贡献。这次面对疫情,他也接受了包括《人民日报》、“国际在线”等媒体的简短访问,为中国鼓劲儿。
四处走访的经历让马克·力文了解到十四年来中国的发展与变化。他说,中国的确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有一些洪涝灾害,但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困难时期,政府、军人、警察都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力处理问题。他认为,现在的武汉疫情也是一样,遭受病痛的人们一定会不断减少。
击退“蒙人”谣言,消除老外恐慌
美国人魏思得(Mike Wester)已经在北京生活二十多年了,他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儿化音尤其地道。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他和家人一起留在北京。作为面向北京外国人社群的电子杂志《The Beijinger》的出品人,他坚持每天推送文章,向老外介绍北京的防疫现状,希望看不懂中文的外国朋友能通过他的文字告别“标题党”与假信息,通过一手资料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
一个多月前,魏思得觉得朋友圈里势头不太对,老外的群里出现了“紧张信息”。“比如有人说,外国人常去购物的超市里已经缺货,没食物了……”
魏思得能看懂中文,比较清楚防疫工作究竟到了哪一步,就决定利用自己的平台做点事情。他的工作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翻译官方主流中文媒体(比如《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的信息和实地考察拍照。他去了离家不远的北京地坛医院,到感染病急诊大楼观察。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星期二(2月4日)上午11:30,这家经认证有资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前,并没有大排长龙或交通拥堵,那里安静到需要和同伴确认,自己是不是来对了地方。
随后的几天,他结合权威中文媒体信息,并实地考察周边的社区、超市,撰文说明物资储备的情况和隔离防疫的进展。他的每一篇微信公号推送都有几千甚至上万的阅读量,脸书粉丝页拥有3万多粉丝,是许多外国人了解北京疫情的重要渠道。
魏思得觉得,面对疫情带来的恐慌,他们这些具有双语能力的媒体更要肩负起责任,尽可能发布客观准确的资讯,击退“蒙人”的谣言,尽可能减少恐慌,展示北京真实的一面。
(《北京青年报》2.22 武冰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