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2月15日 星期六

    视障也能“看”展览

    《 文摘报 》( 2020年02月15日   06 版)

        在南京博物院,有一个专门为视障人士设计的博爱馆。1∶1原材料复制的文物、可以操作体验的展品、首部用于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人性化的设计和展陈,让视障人士也可以有尊严、自主地参观展览。

        “除了桌子上、扶手上可以触摸到的盲文之外,我印象比较深的展品,有设计精巧的铜牛灯、长着翅膀的青瓷羊,还有脖子上戴着项圈的金兽。”南京市盲人学校高二学生刘辉还记得来这里参观的感受。

        在刘辉的印象中,铜牛灯展品不仅摸起来感觉造型独特,而且还可以拆卸、旋转,更有一个长长的管子来搜集点燃油脂后产生的烟雾,形成闭环系统。“这个设计在古代是非常先进的,我们都很惊奇。”

        这是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汉代铜牛灯的仿制品。在学生们亲手触摸的同时,语音播放器也被触发,播放展品的介绍,而旁边的“盲文点显器”可以介绍这个器具的历史背景、构造功能等信息。

        在弱视区和怕光区,展品以书画为主,观众可以扶着护栏,贴近细看。当有人经过书画前,语音讲解就会自动播放,每幅画下方还有一小段盲文介绍。在全盲区,展品则以造型类文物仿制品为主,观众在触摸展品时,也能同步听到讲解词。

        早在2009年,南京博物院在二期改扩建时,就将特殊观众对文化体验的需求纳入设计方案。2013年正式开馆时专门开辟了博爱馆,为视障观众提供展览服务。

        南博馆藏60余万件文物,展厅中展示了其中按照1∶1的比例、以真实材料复制的40多件展品。为何选中这40多件?南博图书信息部主任张小朋说,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的观众需求,博物院从不同门类、不同材质的馆藏珍品中反复比较,设计出一个“拼盘式”的综合展览。

        不仅如此,博爱馆在设计上,还体现出许多人性化的细节。在位置选择上,博爱馆位于艺术馆一层,避开了人群拥挤的主入口,降低了声音对信息获得的干扰。采光上,展馆采用玻璃顶的天空,并安装了多个射灯,光线更通透明亮,可满足弱视群体需要。

        此外,南京博物院还研制了全国博物馆中首部用于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车载计算机控制车辆前进的路径和展示点,可前行、倒退、拐弯、避让,到达展示点后自动触发感应装置,播放展品的讲解语音。

        “博爱馆设计的初衷,是提供便捷、舒适的公共文化空间,让视障群体在适当帮助引导下,有尊严地自主参观。”张小朋说。

        (《人民日报》1.15 姚雪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