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到法院去约会

    《 文摘报 》( 2019年10月29日   02 版)

        “处对象吗?去旁听庭审的那种!”最近,去法院“硬核约会”成为普法新热词,《人民法院报》官方微博甚至“贴心”给出“约会步骤一二三”,邀请民众参与旁听庭审。法院这一举措也不出意外地得到了网友的点赞。

        随着热度的攀升,也有一些担忧。比如,有法学界的专家就提出:法庭本是庄严肃穆的地方,如果被“炒作”成“网红”法院、进而成为公众的约会打卡胜地,会不会干扰庭审秩序,影响审判的庄重性?此外,还有业界人士表示担忧:很多庭审气氛悲伤,受害人和被告人的家属在底下抽泣,犯人被带上手铐脚镣的声音冰冷无情,这时谈恋爱的情侣依偎在后面指指点点,如此两厢对比未免刺眼。

        如果考虑到在“庭审约会指南”微博下,确有网友吐槽“为什么不让带爆米花和奶茶进去”,学界人士的担忧似乎不无道理。但如果从普法教育的大方向来看,庭审公开、公众参与早已是大势所趋。“法庭硬核约会”的提法固然“吸睛”,但其内里所包含的“提高司法民主水平”的理念,其实是我国司法界一以贯之的推进方向。

        法制建设本就不是一个“在云端”的专业化理念,而是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大至近些年备受公众关注的热点案件判决结果该如何解读,小至包括高空坠物、金融投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条如何界定权责,都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从法院判例屡成社会热点的现象来看,公众也有相当的兴趣参加。在推进普法、学法之外,重视并充分利用民众反馈,也才能形成法律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有效闭环,进而有效推进司法改革不断走向纵深。

        我们不妨将这次引发热议的“法庭硬核约会”看作司法系统面向公众的又一张邀请函。某种程度上,这与巡回法庭中那些法律工作者背着国徽翻山越岭的普法教育努力殊途同归。不管是“走到你身边”还是“吸引你过来”,都是为了打通司法公开的“最后一公里”。至于“约会法庭是否会干扰庭审纪律”的担心,则大可不必。那些抱怨“爆米花和奶茶带不进旁听席”的朋友,不妨先去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相关条款,只要进入法庭旁听,你的当前身份永远是一个知法拥法的公民,维护法庭的神圣与庄严,既是你的义务,也是你的责任。

        (光明日报客户端 10.23 李咏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