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会做木工的爸爸

    《 文摘报 》( 2019年10月29日   08 版)

        正在做木工的郑爸爸

        郑安全是一名木工爱好者,也是女儿郑若行拍摄的系列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里的主角。2015年开播至今,该纪录片两季播放量近2000万,收获豆瓣9.2的评分。

        “木头是活的”

        郑爸爸出生于50年代,17岁下乡成为知青后,想学一门手艺傍身,“我们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能学的东西这么多,男的一般都是学木工、建筑。”当时正好他身边有些年长一点的朋友比较熟悉木匠手艺,于是“跟着他们就玩了起来”。从打下手开始,渐渐学会做家具、盖木房,从此对木工特别感兴趣。

        此后四十余年,木工虽然不是郑爸爸的主业,但无论家搬到哪里,他都会找出一个小空间作为木工房。“当时生活条件挺差的,家里没地方,我在阳台上放一些工具,做一点东西。”多年以来,郑爸爸觉得最欣慰的一点就是“没有把这个东西丢了”。同年龄跟他一起学做木工的人,都没坚持下去。而他是当成一个爱好,一直“玩”了下来。

        在郑爸爸眼里,每一棵树木长到成材都很不容易,必须认真对待,“木头不是越名贵越好,关键是因材施用”。他说,“我们这一代刚好是最后一批学到传统工艺的木工,以前木头非常紧缺,做东西都要仔细计算拼板,不像现在这样浪费。”郑爸爸遗憾的是,“现在的木匠太注重造型,在结构上没有真正下到功夫。实际上结构才是木工的根本。”

        在郑爸爸那个年代,要变成一个好的木匠,首先要把工具做好。“那时做木工,工具是很重要的,以前的木工工具都是自己做,还要经常修理。”他不但爱惜工具,也用出了感情,现在手边的工具都有30多年了,“锯子啊刨子啊,要坏了修不了了就自己再做一把。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不买,自己做的比你买来的用着顺手。”

        从不扔东西

        郑爸爸将他的木工手艺全部融进了生活,从家里日常用品的修修补补到设计装修,他像魔术师一样,总能给家人带来新惊喜。很多老物件经过不断的修修补补,一直用到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基本上没有‘扔’这么一回事。”

        女儿郑若行最有感触:“很多东西爸爸修过之后,常常比原先还要好用。街坊邻居有什么东西坏了修不好,也都会拿来请他修,后来成了标准,这个东西他说修不好,那就是修不好了。”

        在女儿眼里,郑爸爸是一个安静的人,“一般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思考,他很喜欢动手”。有时妈妈抱怨:“哎,我觉得这个锅铲没有那么好用咧”,爸爸听到以后就上心了,哪天看到一个合适的木料,他就会给锅铲换一个木头柄,要经久耐用得多。

        郑爸爸不善言辞,在家里常常不言不语的,今天这个不太好就改一改,明天那个不太好就弄一弄,就这样蹦出很多想不到的发明:木头柄的锅铲、刻着“米三两”的木头盛米勺、树枝晾衣架……这些充满意趣的物品常常是悄悄地诞生,它们的原材料大多是郑爸爸不露声色从十几年前的装修余料中“捕获”的。

        做木工是郑爸爸向家人传递爱的方式。今年七夕,他把去年做的“情人结”项链做了改造,给爱喝茶的郑妈妈做了一批同款小杯垫。

        “我还在学”

        老家有些旧的老家具坏掉了,这让郑爸爸感到遗憾。他想法子把它们留了下来:他颇费心思地做了一套微缩家具,当作纪念。这些看起来像小玩具一样的家具,每一件都是按照老家具的样式等比例缩放,用传统木工真正的榫卯结构做的。其中的金属部件,也都是用小铜块一个个锉出来装上。这么精细的微缩家具,一年只能做一到两件,最后十几件“家具”放在一起,跟原来的家具一模一样。

        郑爸爸觉得,木工非常锻炼人的思维,“是最有基础的工匠”。如果木工做得好,金工就一定不会差。80年代,郑爸爸从商业单位调到机械厂,刚去的时候,“人家想,你一个商业单位来的人会做什么呢?可我去了之后,什么工种几乎都是拿来就会做。”他笑得有点小得意,“因为我把木工这一块学好了之后,动手能力特别强。”

        他最有感悟的是:学东西要专注。“一样东西我一定要学好它、学到位。不能半途而废。谁都不学了我还在学。”

        郑爸爸从小就是出了名的爱鼓捣东西,“拆了装,装了拆”。听家里学医的亲戚说手术器具不适用,他在80年代曾发明过一款股骨头固定器,将机械原理结合到传统固定夹板中,这项发明后来获得了专利,并且投入到日后的治疗使用。

        “女儿启发了我”

        当女儿想要拍摄一部纪录片时,郑爸爸毫不犹豫地成为了她镜头下的主角。2015年,《爸爸的木匠小屋》第一季开拍,每集都是边拍边播,平均两周就要做出一件木器,真正留给郑爸爸构思和制作的时间通常只有一周。

        和女儿一起拍片子,郑爸爸笑言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她们启发了我很多新的东西。我现在做的都是以前从来没做过的东西。为什么我会做这些东西呢?因为她们命题给我。”

        命题通常来自女儿郑若行的构思,“第一季我们按照24节气的元素来做,每一期都跟一个节气相关,比如说雨水的时候,就想做一个伞架,可以用来放伞;惊蛰的时候,花开了,小虫小鸟很活跃了,我们就可能会让他做一个小鸟窝;到了秋分,是吃螃蟹的时候,我们就说做一个蒸螃蟹的架子。”在郑若行看来,这是互相启发,“碰撞出不少以前没有尝试过的”。

        郑爸爸说,技艺不是问题,想做什么都能做。但“时间紧、节奏快”是让他头痛的事,“你们逼得这么急,每两个礼拜就要出新的,好紧张的。”

        压力其实源于郑爸爸坚持保留纯手工的“原味”。他不用一滴胶水、一个钉子,就能以“松配”的方式将木料拼接在一起,却很牢固。只要巧动其中一个关节,木器又可以完全拆分开,变成一个个单独的部件。比如第一件作品“鸟巢”,他利用榫头与木料之间的交叉和位移,使整个鸟窝封闭,仅以背后的一根木条锁住整个小屋子,最后那根木条既是关节又是钥匙。

        郑爸爸做东西的重头戏是在设计,“我设计的时间比较长,真正做的时间比较短。“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东西,都是通过构思在电脑上设计出来,设计的过程中,相当于在心里已经做了一遍,所以一旦设计图案出来,真正制作时就有99%的把握。”

        郑爸爸做东西都没有参照,就靠自己一点一点琢磨。有时想不通怎么办?“今天想了一天没通,那我就明天接着想啊。”他体会最深的就是,“当你要放弃的时候,坚持就行了。”

        “我一点都不保守”

        在郑爸爸眼里,年轻人的想法里有新的东西,“我挺愿意接受这样的东西。”

        有个动手能力强的爸爸是什么体会?只要幼儿园、学校布置手工作业,“父女俩就会一起做”,郑爸爸笑呵呵地说,“那个时候做灯笼,一般人家都是用纸糊的,那我们就不一样,用薄一点的木板,做出来蛮立体的。”这些有个性又有创造性的东西,经常引得小伙伴们羡慕。

        郑爸爸从来不关心学习成绩,甚至还记错过女儿读几年级。“我们家里面对小孩没有一定要想怎么样,我觉得读书能够60分就可以了。”他更喜欢和女儿讨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用果奶罐子做灯笼、用纸板做房子;台风天断电的时候,用蜡烛做小动物;收集牙膏皮和颜料管,融化后浇筑倒模……帮女儿实践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他特别开心,即便最终可能会失败。

        和同龄人比,郑若行最感念的是收获了难得的童年快乐,“在他们那个年代里,爸爸教育我的理念是非常前卫的。他不怎么在乎学习成绩,陪我做手工、陪我疯玩,他帮我发展了很多想象力方面的东西。”

        现在,郑爸爸成了网络红人,受到很多观众粉丝的喜爱。一些年轻人看了纪录片想要学手艺,郑爸爸毫不犹豫在网上开了木工课程,“他们想学就教给他们,我一点都不保守。”

        (《北京青年报》10.10 李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