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8月22日 星期四

    黄河“阻泳人”

    《 文摘报 》( 2019年08月22日   08 版)
    王和新跳入黄河中,警示黄河险情。

        王和新拿着一根7米长的竹竿,光脚站在黄河岸边的坡滩上。朝前跨一步,河水只没及膝盖,还能站稳;竹竿再往前一杵,两步、三步,浑黄如浆的河水没过王和新的头顶。几秒内,王和新被黄河水卷着冲走十几米远……

     

        短短10秒的“阻泳”视频,在全网播放量超过千万,点赞逾百万。有着“黄河阻泳第一人”名号的王和新,和之前的两个夏天一样,又火了。

     

        以身试险

     

        7月22日,所有参与防溺水爱心传播活动的大学生,都举起手机录下了王和新跳入黄河的镜头。站在岸边的大学生张涵吓呆了,“王叔不及时游回来的话,可能会被黄河水淹没”。而王和新下水之前,这个东北姑娘还觉得宽阔的黄河“不痛不痒”。

     

        奔涌而过的母亲河,带给人们天然的亲近感,夏季一到,成了大人、小孩戏水乘凉的“最佳”选择。

     

        在1998年黄河镇王圈村整体搬迁到大堤外之前,王和新家离黄河只有300米。王和新今年48岁,身高不足1.7米,但水性极好,年轻时可以横渡黄河。他在黄河里学会游泳,现在,却不让别人下黄河游泳、戏水。更霸道的是,仅去河边洗手,也会被他劝离。

     

        每年5月到10月,他就和去黄河的人杠上了,“黄河水流急、陡滩多,溺水难上岸”。

     

        真正让王和新感受到黄河“吃人”是在2011年夏天。炎热午后,正在吃饭的王和新接到电话,同村一名男孩掉进了黄河。他连忙骑着摩托车赶至河滩,发现岸边已站了30多位赶来救援的村民,连邻村老汉也驾着捕鱼小船赶来。

     

        王和新从岸边几个神情慌张的孩子口中得知来龙去脉:一个同伴到河边洗手,脚下石头一滑,不慎跌入黄河,一起玩耍的男孩立即脱衣下水施救,结果自己没能上来。

     

        救援持续4小时后,男孩被带出水面,肢体已经僵硬。

     

        “悲剧完全可以避免!”从此,每逢汛期,王和新老去河岸边转悠,腰间挂着高音喇叭,看到有人下水就毫不留情地撵走。从2012年起,遇到实在劝不走的,他就下河,“我下水演示,让孩子们看看陡滩到底有多险。”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8月3日下午2点,一天中最热的时候,72岁的王广新骑着三轮车从家出发。车里放着一个装满2升水的水壶,还有雨衣,以及阻泳队的大旗。等王广新到了6号坝,80岁的搭档王其才方能回家。

     

        2014年,在王和新的牵头下,黄河镇组建黄河救援志愿服务联盟,村民、教师、机关干部等参与者多达三百余人。但由于时间和人员不固定,更多时候,阻泳的仍然是王和新。

     

        改变在2017年出现。黄河镇开创性提出“阻泳+扶贫”模式,从沿黄河的12个村庄挑选出24位贫困户老人,组成专职黄河阻泳志愿服务队。两人一组,守护一段河道,每人每天10元补助。

     

        为何只挑选老年人?“年轻人一个月给他300元,谁干呀?”王和新说,“老人们参与这件事,还能感觉到对社会有用。”

     

        比如王广新,两个女儿早已出嫁,家里的日子仿佛停滞在10年前,家具、日历都是旧的,沙发坐垫里海绵滚出碎屑。他最新的衣裳就是那件阻泳队发的红色短袖。

     

        60岁的车恺和76岁的车发海守在3条路的交汇处,一眼即能看到来往车辆。瞧见外地牌照,他们就喊:“别去河边了!”

     

        而今,黄河镇的阻泳模式被复制到菏泽市东明县和滨州市滨城区。

     

        尴尬的公益路

     

        “你如果不听,下一个死的就是你!哭的就是你爹娘!”王和新在济南一所中学讲安全课时说过这样的“雷语”。王和新强调,必须用狠话,才能刺痛神经。“如果学生出现溺水事故,一定是安全教育没做好。”他拍着饭桌说。

     

        讲课视频是他“炮制”的:他把近年来自己拍摄的溺水素材以及电视台报道素材剪辑出30分钟的视频,每一分钟都火力十足。遇到不听讲的学生,他会毫不客气地将其请到台上回答问题,答不上来的少不了一顿骂,或者用脸盆做溺水体验。

     

        王和新今年去了20多所学校送课。如果哪里发生溺亡事故,他更要赶着送课,不管有没有被邀请,不管学校愿不愿意。

     

        7月初,去菏泽郓城送课,王和新经历了“从被拒绝到主动邀请”的起伏。回家后,他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了三大页。当天日记的最后两行小字记着菏泽之行的花费:加油395元,高速费115元,晚饭160元,总670元。

     

        “再这么贴钱,不离婚,也得打翻了天。”王和新有点无奈。

     

        贴钱的事,可不止这一桩。王和新把自家变成了留守儿童托管站。2016年以来,每个暑假都有大学生志愿者来此,带着孩子们写作业、做游戏、唱歌、去市区看电影。今年暑假,山东财经大学共有2批23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王圈村。

     

        王和新主动邀请记者住在家里,“你可以和每个大学生聊,更能了解我这个人”。他坚信自己的行为无可指摘;他也从不拒绝采访,手机里存着二三十家媒体记者的微信、电话。早先的报道,他甚至装裱好挂在墙上。

     

        托管班里每个学生收费400元,家庭困难者不用交,一共40多名学生,收取的费用负担水电等开支和支教大学生的食宿。这笔账算下来,其实赚不到钱,即便如此,王和新还是觉得收费尴尬,“等有专项资金支持,做成纯公益才能舒心。”

     

        “只要荣誉,别吃馍”

     

        王家客厅柜子顶上,满满当当摆了20多本大红封皮的荣誉证书和安全副校长的聘书。王和新把这些宝贝抱下来,向记者逐个介绍。妻子王连英甩头一瞥,“你就只要荣誉,别吃馍了”!

     

        争吵,不时刺破农家小院的平静。6个月阻泳,意味着这半年没法打工挣钱。王和新的连襟曾邀请他去济南工地干活,一年给他5万元。王和新却提出了一个连家人也觉得荒唐的条件——阻泳队有事,必须随时能走。王连英问记者:“你要是老板,会要这样的人不?”

     

        这个月,王连英每天清早5点就得起床准备大学生的早饭。作为唯一的厨师,三餐由她负责,蒸包子、烙饼、煮面条、炒菜,“山东的吃得咸,湖南人爱吃辣”,她还得顾及不同省份学生的口味。

     

        她还扛起了家里7亩地的大半农活,麦子收了种玉米,花生还长在地里。有时王和新会早起去地里打除草剂,这种殷勤对于妻子并不奏效。

     

        “别让大学生来支教了。”王连英很想“解放”自我,出去找份短工干,王和新却坚决不肯。

     

        8月4日晚上,王和新拿着手机看当地电视台以他为主人公拍摄的专题片,他在片中说了句,“家里活都是老婆一个人干”,一旁正在收碗筷的王连英笑了,“呦,还知道说人话”。

     

        “我爸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业。”与母亲不同,儿子王浩杰支持父亲阻泳。

     

        “像王叔一样不停地宣传”

     

        7月22日,是王和新策划的首届防溺水爱心传播活动。他把活动方案推送给了15家媒体,“不高调不行”。

     

        活动场地有两处:第一站在托管班,王和新穿着周正的白衬衫,给儿童和支教大学生讲解防溺水的知识;第二站在范元村提水站旁,是王和新的下水演示。

     

        “不是说好不下水吗?你的配件已经不是刚出厂的样子了!”孟永生冲着穿上救生衣的王和新大吼。多年的阻泳经历,让两人早已成为朋友。他觉得,王和新下水的视频已经足够多,不用再下水演示。

     

        王和新却坚决下水,除了想给“媒体精彩的画面”,更多的是因为岸边等着讲解的学生们看起来“一点都不害怕”。

     

        录制济南电视台一档节目之前,主持人提出王和新亲身演示过于简单粗暴,或许会起反面示范。聚光灯下的王和新愣了,“不这么做,有的孩子真不服……”

     

        8月8日,山东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发布了用王和新下水视频做成的防溺水公益短片,时长1分30秒。

     

        大学生志愿者唐兵已在王圈村住了两周,在他看来,防溺水就得“像王叔一样不停地宣传”,“毕竟,黄河就在那里,该流还是流”。

     

        (《解放日报》8.17 王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