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7月20日 星期六

    画了一辈子《红楼梦》

    《 文摘报 》( 2019年07月20日   06 版)
    戴敦邦作品

        1977年年底,受文化部外文局(现北京外文出版社)的委托,著名学者、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将《红楼梦》翻译成英文版,为了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巨著,出版社决定请戴敦邦来配插图。

     

        “画出来的画要让外国人看得懂”——出版社提出来的要求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还原历史真实,将文字转化为经得起反复考证的图像。为此,戴敦邦赴北京向阿英、启功、周汝昌、端木蕻良、吴恩裕等老一辈红学家求教。得知戴敦邦对画《红楼梦》仍存有顾虑,阿英对他激励有加,建议“人物造型以明代为主,不排除清代”。这句话成为戴敦邦创作《红楼梦》插图的基准形象。

     

        为了准确表现满族贵族妇女的服装和头饰,戴敦邦去了故宫博物院,馆方特地为他找出雍正时期皇后与妃子的服装让他观摩、研究。此外,他还考察了紫禁城、恭王府等老建筑的格局与居室细部,向故宫专家请教清代官宦人家的礼仪以及老北京的岁时风俗。

     

        1978年英文版《红楼梦》问世,戴敦邦创作的三十六幅插图也随之进入了外国读者的眼帘,他本人因此名声大噪,在美术界甚至流传着“一想到画《红楼梦》,就想到找戴敦邦”的说法。

     

        戴敦邦在艺术创作上是永不满足的。他在很多场合都表示过,虽然为这套插图下力甚多,在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上亦增添了一些西洋画的元素,但受限于时代条件,在表现封建大家庭的内部斗争与底层丫环反抗封建压迫等方面着力较多,对宝黛等人的纯真爱情表现较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在此后的四十年里,戴敦邦一直对《红楼梦》记挂在心,他画过白描组画《红楼梦人物谱》《红楼群芳谱》等,后来又应邀创作连环画《红楼梦故事》。但出版方只要求戴敦邦画五个故事,这让他觉得意犹未尽。

     

        正当戴敦邦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姿站在世纪交替的门槛之时,上海古籍出版社约请戴敦邦画《红楼梦》全本,这算是给了他一次“弥补”的机会。与之前的几次涉笔有所不同,戴敦邦需要进行“全景式扫描”,将上至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一一表现出来。为此,他又精读了一遍《红楼梦》,对每个人物、每个场景、每个细节反复推敲,甚至像电影导演那样为人物写小传。在画《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回时,戴敦邦和夫人沈嘉华比照原著,为参加寿宴的人排座次,直到排得与小说描写的场面差不多后,才铺纸落笔。

     

        一笔一画付流水。一个章回画两幅,共计二百四十幅,为此,戴敦邦花费了两年时间!这部巨作出版后,业内外好评如潮,《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还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北京晚报》7.8 沈嘉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