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2月23日 星期六

    清代广州小贩走街串巷“卖皮草”

    《 文摘报 》( 2019年02月23日   02 版)
    在广州街头卖皮草的小贩

        广州毛皮市场兴起于18世纪80年代,它是西方海运国家对华贸易逆差的直接产物。

     

        仅以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为例,当年输入的白银,即达272万两。为了减少白银支付,来粤“夷商”处心积虑寻求白银代用品,力争贸易平衡。经过一番搜索,这种代用品终于在美洲西北岸找到了,这就是从海獭(即“海龙”)和海豹(即“海虎”)身上剥取的贵重毛皮。

     

        美商大力发展广州毛皮贸易,是因为一次航程包含着“三次赚钱的机会”:从美国运出小刀、毡子等廉价物品,到西北海岸换取印第安人的贵重毛皮,然后驶向广州出售皮货,购入茶叶,返航后,茶叶又以高价在美国或欧洲市场上出售。利上加利,这就是所谓“毛皮热”的秘密。

     

        清代广州毛皮市场的兴旺,从当时的广州外销画中亦有充分体现,外销画里广涉三百六十行的“市井画”类别中,走街串巷“卖皮草”的小贩是屡见不鲜的主题之一。“卖皮草”之所以能列入清代三百六十行,乃是时代所赐。其深远的历史背景有二:一、清代的皇族和豪门,穿着毛皮服饰蔚然成风,逐渐变成社会上层身份的标志。即使在四季如春的广州,也不例外。二、广州口岸是海运毛皮的集散地,十三行商人经营毛皮者大有人在,广州成了与恰克图齐名的皮都。因此,在街头叫卖毛皮,以备补换衣领或袖口之用,并不罕见。

     

        广州毛皮市场的兴起,对恰克图(清代此地属中国,当时称为“买卖城”)的毛皮贸易产生极大的冲击,这不能不引起沙俄对广州毛皮市场的觊觎。众所周知,俄国于16世纪征服盛产毛皮的西伯利亚,随后又向堪察加、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岛扩张,终于把“毛皮王国”阿拉斯加纳入自己势力范围,成为近代最大的毛皮输出国和对华毛皮贸易的先驱。

     

        一直以来,按照清政府“夷务”政策的传统,沙俄不被允许前往沿海任何口岸贸易。恰克图互市开张后,入华毛皮激增,皮货的销路,早已成为俄国对华贸易的生命线。

     

        康熙末年,俄国毛皮通过恰克图源源不断销售到北京,充斥市场,理藩院遂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发出咨文,通知俄方暂停商队贸易:“各种皮货甚为丰足。况广东、福建等沿海地方,每年又有西洋等国商船前来贸易,诸凡物品甚足,无人购买尔之商货。”

     

        因此,沙俄密切注视北美毛皮资源的开拓和流向,积极策划挤入广州市场,夺取美国人手中的毛皮生意。

     

        乾隆年间频繁出现的“恰克图闭市”,实际上是清政府对俄国当局破坏边境安宁的经济制裁。自1744-1792年,共“闭市”十次,其中最后和最长的一次达七年之久(1785-1792)。正当俄国皮货在北方销路梗塞的时候,波士顿商人却在广州大显身手。俄毛皮公司于嫉羡之余,力求疏通北皮南运的渠道,不惜违反中俄陆路通商的“旧章”,铤而走险。1805年(嘉庆十年)冬,俄毛皮公司的“希望”号和“涅瓦”号,奉命“开拓广州商务并展望对日本及其他亚洲地区的贸易”,携带各色皮件来广州试销,从而构成震惊朝野的“俄罗斯夷船来广贸易”案。

     

        (《羊城晚报》2.16 蔡鸿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