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使用染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万年到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我国古代用矿物颜料染丝绸纤维的方法,称为石染;而利用植物染料着色的方法,称为草染。矿物颜料作为施色剂使用的历史,远远早于植物染料。在北京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制项链,已经用矿物质颜料染成了红色。
随着植物染料品种扩大、染色助剂的应用以及媒染和套染为主的染色技术的发展,使丝绸的颜色色谱不断扩展,染色质量不断提高,草染逐渐成为染色的主要方法。
茜草是古代染红色的重要原料。《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说,当时有很多做染料买卖的大商人,如果手里掌握上千石的黄梔或茜草(一石为120斤)、上千斤的丹砂、上千匹经过染色的丝绸,他们的收入就比得上千户侯。
茜草染成的颜色,和红花所染的颜色近似。自从汉朝张骞从西域带回红花的种子以后,红花的生产大量发展,茜草的生产就慢慢被红花压倒了。用红花染成的红色,非常鲜艳,人们称它为“真红”。据《齐民要术》记载,南北朝时期种红花的人很多,获利也很高。种红花抵得过头等收成的稻谷收入。
19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的染料都是以动植物、矿物质等天然原料制成的。天然染料种类稀少、纯度低、缺乏鲜明的色相、染法复杂,难以染出期望的色泽。而且有的染料产量低,价格高,色种不全,上色后的牢度不好。天然染料的这些不足,使得人们非常渴望寻找一种更好的染料来代替。
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西欧在18世纪时冶金工业已经比较发达了,需要大量的焦炭。炼焦时会产生副产品焦炉气和煤焦油。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第一个认识到,煤焦油对有机化学来说是一个丰富的宝藏。霍夫曼的学生里有一个名叫珀金的年轻人,珀金18岁的时候,试图在煤焦油中提炼出奎宁——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疟疾药物。1856年初,珀金在做这种合成奎宁的实验中,得到了一些无用的呈红褐色的沉淀物。他又用不纯的苯胺代替甲苯,得到的却是黑色的物质。但当用水把这种残渣煮沸时,他发现其中的一部分溶解了,生成了一种淡紫色的溶液,并由此可以获得一种紫色晶体。珀金试着用它染丝绸,它使丝织物呈现一种明亮的紫色光泽,洗涤时不脱落也不容易褪去。
聪明的珀金意识到了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他决定弃研从商,并得到了父亲和哥哥的支持。1857年6月,珀金一家在伦敦郊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人工合成染料的工厂。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生产的这种染料——苯胺紫,就在染房中获得了大量的应用。
苯胺紫的商业成功让很多人开始模仿它的制造。1858年,法国人用类似的方法制造出了一种红苯胺染料,并取名叫品红。红色比紫色更受欢迎,品红很快就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短短几年后的1862年,第一届合成染料产品国际博览会在伦敦举行。苯胺紫、品红、苯胺蓝、苯胺黄和帝国紫是五种最主要的展品。此后不久,人们发明制造出的各种合成染料,就把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拼齐了。
(《北京日报》11.22 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