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谁是常用药涨价推手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27日   01 版)

        近期,事关头疼脑热或者慢性病的常用药价格上涨引发关注。诸如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降压0号等销量极大的药品价格一路上扬,涨幅50%以上甚至价格翻倍都不罕见。

        原料涨价是药价走高的最重要推手之一。据了解,近期扑尔敏原料药价格从400元/公斤涨到约2万元/公斤,在舆论压力下,涉事厂家才宣布价格调整为每公斤800元。而目前国内拥有其原料药批文的生产企业,河南一家制药厂基本属于一家独大。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成品药有约1500种原料药,但其生产掌握在少数的生产企业手中,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当原料药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价格暴涨就有了现实支撑。因此,加大对原料药企业的监管,将抑制常见药变“高价药”。

        此外,药品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后药企的涨价冲动也是常用药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

        涨价的药品,多属于老药、非处方药、原料药,它们当中很多都是廉价好药,有些还因为价格太低而从市场上消失。为此,我国降低了对廉价药的价格控制力度,取消了最高零售限价。然而,药价控制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有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可以考虑适度将药店非处方药类常用药纳入医保体系,这样即便药价有所提高,但费用将由医保基金承担一部分。还可尝试在药店领域推行类似医院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药企降低供货价格。

        (《北京日报》11.20 赵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