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老家的比喻

    《 文摘报 》( 2018年10月18日   05 版)

        ■高明昌

        小妹对我说:阿哥,你不知道,夏天的夜里,我们家就是一个汽车终点站。这个比喻我懂的。意思是:到我们家来白相(游玩)的人很多很多。白相以后,就都回家睡觉了。

        冬天的夜里,我们家是不是汽车终点站?答案却依旧是,好像还有点春运的味道在里面。

        我一直以为,这是因为父亲住院回来的缘故。

        父亲回来了,当日夜晚,我们知道家里一定又成了终点站了,所以,早早吃好饭,烧了开水,买了点茶叶,准备了一次性的茶杯,也擦好了桌椅。考虑到父亲卧床,我们同时也收拾了他的房间,还计划着搬几只长凳进去。这一切尽可能地在天将黑未黑之时做好。

        我们错了,同样的发车时间,客人总有先到与晚到之分。汽车终点站,从开门到关门歇脚,中间永远有人在穿梭。

        有人唤过我母亲,顺手接下母亲手中的长凳,径直走进父亲的房间,三言两语的问询后,就是满嘴的好听话了。父亲笑了,想挺直腰杆招呼客人,客人一个健步,前手扶胸后手推背,问父亲这样吃力吧。父亲觉得热闹,就开心,便自我介绍起病情与当下感觉。

        更多人并不去父亲的房间,他们和我们在一起,在客堂。这个客堂离父亲房间有二十米之远,它算是经过之地,可以倾听到父亲房间里面在说啥。这对于进去后的接话是个准备,所以,凡是过客堂去父亲那里的人,脸色都是准备好的,闲话也是准备好的,连脚步也是准备好的。准备是对父亲的尊重,我们心里表示感谢。

        这样的日子是简单的,简单却一直重复着,迎来送往之间,我们颇有些累,但也有些骄傲。因祸得福是书里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却发生着,这样想可以吗——用生一场病换取情谊是可怜的,但生病却依然换不到情谊的人也很多。

        有一晚,刮了大风,下了大雨。父亲说,今晚不会有人来了吧?他回到家后总盼有人来,人来了就开心,一开心,次日早上的饭就多吃,身板就硬朗起来一些。

        那一晚,父亲老是把家门开着。母亲说,雨要刮进来的,去关门。父亲不睬。门从外面推开了。来人收起雨伞,母亲忙不迭地递过毛巾说,湿透了,罪过。来人却道,阿姐说啥呢?又有人来了,也是一身的雨水。

        父亲的脸色在放松,笑意慢慢爬上来。他对着进来的每一个客人说,这样大的雨啊,还来。父亲从来不说谢谢,只急转身体对着我们说,给阿娘端茶,给叔叔端茶。连谁坐哪个地方,父亲也要管一管的。几张椅子是父亲为年老的女性客人准备的。父亲像个调度员,雄赳赳地指挥着我们,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个天气,这个夜晚,他的话就是“圣旨”,我们必须条条执行到位。

        父亲从生病到现在差不多五个月了,在这五个月里,父亲习惯了与来人闲聊。我们也养成习惯,几点烧饭,几点吃饭,几点收拾,都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我们现在做事已经不看钟表了,单看天亮天黑的程度就知道,因为天一黑,就有人要来了。是一拨接着一拨的。

        汽车终点站,实在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事实。

        (《解放日报》10.3)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