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8月18日 星期六

    郭氏毛猴

    《 文摘报 》( 2018年08月18日   06 版)

        北京什刹海旁边的大金丝胡同,是皇城根脚下风貌保存完好的居民区,郭氏毛猴体验馆位于大金丝胡同的11号,郭福田、崔玉兰夫妇二人十多年来就在这里创作着指尖上的工艺品。

        毛猴是北京传统的工艺品,老手艺人以猴子这个机敏、活泼的形象来呈现生活场景、表达美好寓意。多年传承下来,毛猴不仅是孩子们喜爱的“玩意儿”,也因为其千变万化的形式,成为老北京经典的艺术品。

        毛猴的由来,还有一段流传下来的小故事。相传道光年间,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有一间名为“南庆仁堂”的药铺,有一天店里的小伙计挨了账房先生的骂,心中愤愤不平,到了晚上整理药材的时候,看见蝉蜕的形象十分生动,于是就地取材,想用药房里的药材做一个账房先生出出气。他用辛夷(玉兰花过冬的花骨朵)做成毛猴的躯干,截取了蝉蜕相对粗壮的上肢做毛猴的腿,下肢做毛猴的胳膊,再用白芨粘好,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药房里的师兄弟都说尖嘴猴腮的毛猴很像账房先生。后来毛猴从药房流传出去,又经匠人完善就成为了工艺品。

        辛夷、蝉蜕、白芨再加上木通,是最初毛猴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四味中药,缺一不可,同时这四种药材的选取、使用标准也特别严苛。辛夷要选用饱满硬实的,里面是空的、碎的不能用;白芨要提前熬制才能成胶,用于粘连四肢躯干;木通需要反复蒸煮、晾晒,才能形成合适的弯曲弧度,用来制作毛猴的斗笠,把裂开、不成形的捡出去,20片里才能出一片能用的。只有原材料上精挑细选、严格把关,做出来的毛猴才能成为真正的工艺品。

        “其实把一个小型毛猴作品拼合出来很快,简单的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花费的时间就太多了,需要几个月来准备。”郭福田一边介绍一边展示存放在不同盒子、袋子里,分类明确的原材料。除了收集、整理材料,给毛猴做防腐处理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有自己配的防腐药水,要浸泡三次、晾晒三次才算成了。”

        曾经,在庙会和集市上,毛猴被粘在一根小木棍上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小孩子举着玩,木棍顶头染成红色,十分喜庆。发展至今,毛猴更多的是放在大小不同的透明罩里作为摆件,能保存的时间更长久。同时,毛猴的形象、场景、寓意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变化,成为有观赏意义和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郭氏毛猴以男主人郭福田的姓氏命名,但做毛猴的手艺却是妻子崔玉兰的家传,往上数已经有五辈人历史了。崔玉兰多年来坚持做毛猴,除了喜爱这门手艺和传承的责任,也有一些故事一直记在心里。

        几年前,店里来过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先生。看着毛猴展现出的熟悉场景,回忆起少年时的经历,老先生潸然泪下。这次的经历让崔玉兰和郭福田更加坚定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来的决心,他们想用毛猴保存一代人的回忆。

        (《北京青年报》8.9 武冰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