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笔花,又名木兰、辛夷、辛雉、侯桃、迎春等,也就是如今的灌木紫玉兰。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说:“辛夷、木笔、望春花,一卉而数异其名,又无甚新奇可取,名有余而实不足,此类是也。”木笔之名,在李渔心目中平淡无奇,然此花正因有了木笔之名,才大放异彩。
为何名之为木笔?原来,紫玉兰含苞未放时,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且长满青黄茸毛。古人见到它的样子,就想起了毛笔的笔头,故称之为木笔。这个名称,有形有意,不仅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且留给文人墨客极大的想象空间。
明代著名画家周之冕,有《辛夷墨菜图卷》传世。此画共两段,前段绘白菜,用粗劲的墨线勾勒菜茎,用酣畅的浓墨渲染菜叶。后段绘折枝辛夷,运用没骨法,淡墨与色彩并用。枝干挺劲,树叶鲜润,花色紫绿黄相间,淡雅明丽。上有吴宽题诗:“半含成木笔,本号是辛夷。一树石庭下,故园增我思。”在周之冕另一幅《杏花辛夷锦鸡图》中,奇石兀立,一杏树老枝遒劲,花开枝头,旁有辛夷相伴;坡有两枝蝴蝶花迎风招展。两只锦鸡,一只伫立石端,另一只站在地上。辛夷花外紫内白,色彩淡雅。
近现代画家中,居廉、齐白石、于非闇等人都画过木笔花。齐白石有一幅画,明明描绘的是木笔花,但人们常误认为是玉兰花,名之为《玉兰双艳》。此画虽然以写意手法画出,表面上看,似乎画玉兰花,但看款识,便知是画木笔花。其款识曰:“红叶有因生艳句,彩蕉无补学奇书。十年写破千枝笔,换得人间雪满须。”又续曰:“余年来思学篆书未竟。白石山翁又题。”“余日来画木笔二幅,为友人牛岛翁之友求去。再画此幅,稍胜前作。杏子坞老民画并记。”可见此画毫无疑问是画木笔,而非玉兰。于非闇的《辛夷花蝴蝶图》,以工笔写折枝辛夷,描绘极精,色彩鲜艳。款识曰:“去春与植源盟弟假寓颐和园,玉兰放后,继以辛夷,予曾摹数本。今植源嘱为写此即奉。”
在民间流行的吉祥画中,也常以木笔花为题材,其中最常见的是《必得其寿图》。“必得其寿”这句成语,出自《中庸》:“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后人遂以木笔花和石的组合来表达其意。木笔花取其“笔”与“必”的谐音,石取其长寿之意。
(《广州日报》3.20 钟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