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它是昔日的皇家园林,也是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殿堂。这里人才辈出,曾被誉为国学大师的王国维,便是其中一位。
彼此欣赏
王国维生命的最后岁月是在清华园里度过的。他在清华园里仅仅生活了两年,但他的学术研究给清华国学院带来了20世纪最具现代性的学术方法和学术思想,他还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王国维能够得以顺利进入清华,胡适的鼎力推荐功不可没。
胡适与王国维的治学背景不同,但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彼此欣赏。尤其是胡适,他最看重王国维的考据。1923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日译本作序时,写道:“近人对于元人的曲子和戏曲,明、清人的杂剧、传奇,也都有相当的鉴赏与提倡。最大的成绩自然是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曲录》等书。”同时他在这年的2月10日又写了《读王国维先生的〈曲录〉》的书评文章,以表示对王国维曲学研究的肯定。
直到胡适的晚年,他还保留着对王国维的特殊印象,他对助手胡颂平说:王国维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少年时用德国叔本华的哲学来解释《红楼梦》,他后来的成就,完全是罗振玉给他训练成功的。当然要靠他自己的天分和功力。
胡适力荐
1924年,清华学校欲“改办大学”,同时设立研究院。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于1924年2月22日致函胡适,聘请他担任筹备大学顾问的同时,又动员胡适出任筹建中的清华研究院院长(职位同各系科主任)。胡适推辞不就院长(后改为吴宓任主任),但建议曹校长,应采用宋、元书院的导师制,并吸取外国大学的研究生院学位论文的专题研究法。胡适还向曹校长推荐了四位导师人选: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赵元任。后因章太炎不就,而改聘陈寅恪(由吴宓推荐)。
1924年12月8日,胡适陪同曹云祥校长拜访了王国维,第二天,曹云祥在致胡适的信中这样写道:“昨承偕访王静庵先生,晤谈之后,曷胜钦佩。敝校拟添设研究院,即请王君为该院院长……”
曹云祥校长求贤心切,多次致信静庵先生信和聘书均请胡适代转。同时,胡适积极主动地做废帝溥仪、庄士敦(溥仪的英文老师)和王国维本人的工作。
最终,胡适的诚意和曹校长的善待感动了王国维。于是,他决定亲自到清华研究院去看一看,并最终就聘于清华国学院。
王国维到清华后,在学术上也发生了改变,转向西北地理与元史研究。西北地理和元史研究曾被称为:“绝域与绝学”,清代中叶,徐松、龚自珍等人都是这个领域的开拓和推动者,到了20世纪初,这一研究领域又成为近代学术中的一门显学。王国维进入清华后,在短时间内能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说明必有其独特的学习方法。据其门生赵万里的年谱记载:“五月,从《通典》中抄出《径行记》,而以《太平寰宇记》所引者校之。又从《五代史》中抄出高居诲《使于闻记》,从《宋史·外国传》抄出王延德《使高昌记》,并以王明清《挥座前录》所引校之,又从《吴船录》抄出继业《三藏行记》……”由此可见,王国维对自己新的学术转向有意识地进行充分准备。
人才辈出
除了学术上的成就,在清华国学院的两年,王国维留在现代学术方法史上最重大的贡献,就是他的普通演讲《古史新证》中提出的“二重证据法”。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中写道,“然昔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所谓二重证据法,即考古文物与史籍记载相互印证。它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王国维等多位大师的辛勤努力,为后世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谢国桢(1901-1982),1925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成为梁启超和王国维的学生,他曾协助梁启超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后为我国古籍整理作出巨大贡献;戴家祥(1906-1998),1926年考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后来因其在古文字学尤其是金文上的造诣,被称为“金文研究第一人”;赵万里(1905-1980),王国维的同乡兼门生,后来他主编的《中国版刻图录》(1960年初版,1961年增订)在版刻资料的搜集和考订上都超过了前人。
(《北京晚报》2.5 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