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是座古老的山城。也不知是哪个朝代修了一座坚固的城墙,把永州城团团围住。
永州有七座城门,城楼是用大石头砣子砌的,好不威武。城楼下面的城门洞,有些是双重的,建于不同的朝代。
永州的西边是潇江,伴城而过。永州人是潇江养着的,他们挑河里的水吃,在河里洗菜洗衣,游水玩耍。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河边长大。这真是一条古老的河,但河水总是新鲜的、闪亮的,不歇气地流着。河上大大小小的船,运来了各种好东西,新东西。
太平门和小西门
太平门和小西门都靠着潇江河边,这两座门往河边走都是码头,是专做木排生意的。潇江上游的永明、道州树木多,农民砍了树木、楠竹,捆扎成木排、竹排,趁着春天水大的时候放下来。木排的中间是用杉树皮搭的人字样的小房子,可以在里面睡觉和煮饭吃。木排在潇江河里要漂流好几天,到达了太平门和小西门才停下来,等着卖给那些木材铺子的老板们。
凡是要起新房子的,或者要结婚嫁女做家具的,都到这里来买木材。永州各条街上的房子,大都是木板房,都是穷人住的。只有大街上那些大铺子,还有那些公馆是砖砌的。这里还卖一捆捆的劈柴、棕绳、麻绳和杉树皮子。这都是山里出产的。杉树皮子可以用来盖屋。有些起屋的人买不起瓦就买杉树皮。
潇湘门
潇湘门是个水旱码头,那里多半停大船,运来的是谷子、煤、油,或者是玻璃公司做玻璃的原料。在这条街上住的都是一些以挑箩筐(搬运)为生的人家,也有土工(埋死人、抬棺材的),抬轿子的。
箩行是个行会组织,想挑箩筐的人就买一担箩筐,加入箩行,大概要交一点钱。
玻璃公司是外乡人开的。有一次玻璃公司与箩行发生冲突。箩行因为玻璃公司出的力资太少,不给他们起货(将货物从船上挑下来)。玻璃公司仗着人多势力大,他们准备自己去搬,箩行的人不准他们搬,差点打了起来。后来玻璃公司的老板怕事情闹大了出人命案,主动与箩行的头目谈判,互相让步才解决了争端。
北 门
北门是北路的要道,有两道城门。有几家人家住在城门洞里,开着几间铺子。
北门的城乡交流十分繁忙,每天上午十点钟之后,北路的农民,村妇用那种特制的很瘦的篾篓子,挑着一担一担的上好熟米,进城来卖。那街上的米行里,每家门口都吊着一把大秤,卖米的人把篓子上的绳子挽起挂上去称。米老板首先不讲价钱,只用手插进篓子里,从篓子底下抓一把米出来,用手使劲捏一下,如果成了一个坨,他就不讲二话,只说:“这米发水太多,不要。”卖米的说:“便宜点怎样?”“不成!这种米不能收,会起霉。”
米行在秋冬季节都是大量收购,到明年夏天青黄不接、米价大涨时再抛出。有时要赚一倍到两倍的钱的。
除了卖米的,还有些村妇挑着一担空尿桶,上面放一个篮子,里面放些鸡蛋或者几条鱼,有时是扎成一把把的煮熟了的毛豆、饭豆等,把这些东西卖了钱,再买一担小淤(小便,用来浇菜地的)挑回去,有时还帮孩子买点波波糖,或者洋火带回去。那些妇女少说也要走七八上十里路,有些是喂奶的女人,早上出来要到吃中饭了才回去,奶胀得衣服都湿了,看见街上别家的小孩子,就请帮她吃一些奶,有的孩子吓得大哭不肯吃,她只好躲着挤在地上,挑着她的尿桶,赶快走着回去,想着孩子在家哭坏了。
北门的城门洞里还住着一些守城门的警察,那都是住在老百姓家里。他们在城门洞里煮饭炒菜,自己带了锅灶、伙夫。早上很早就开城门,吃了饭换岗,晚上九点钟关城门,一道一道地关。说怕坏人和异党分子进来。发现个别人有些异样,如走路不正的、帽子戴歪了的都要抓起来盘问。那些警察都是些老兵油子了。晚上经常去道士岭那些下等妓院里“打茶围”,抽人家的烟,吃人家的瓜子,摸那些妓女的脸,有些还摸奶子,捏屁股。那些妓女像鬼一样地又喊又笑。兵痞们就嘻嘻哈哈地笑着溜走了,不给一分钱。“避查馆”(妓院)的老板娘也不敢惹这些兵痞子,怕他们随便捏造一个罪名。只好等他们都走远了,才骂一句:“红炮子打的。”
南 门
南门比较冷清,它不当大路,只是通向城外一大片小菜园子。来往都是卖小菜的。因为种菜多,他们就养架子猪。这种猪不用喂什么粮食,尽吃小菜,都只长架子,长长的,高高的,瘦瘦的。那些酒米店的人来这里买了架子猪回去,用他们的酒糟或米糠来喂,只喂得两个月就是大肥猪了,可以宰杀了。
南门外是枪杀犯人的地方,经常听大人们说起,南门口又挂了异党分子的脑壳了。那些人被杀时很少有人看见,都是秘密处死的,只有那些脑壳用铁丝串起挂在城门口,旁边用一张毛边纸写着告示,说是异党分子。
东 门
东门最清静了,是住家的好地方。那一带都是住的有钱人,一座座公馆总是关着大门的。那里很少有人去,只偶尔有些挑针线担子的,手里拿着一个小摇鼓,波罗波罗地摇。那些公馆里的女人听见了,就出来,买些针针线线,或是鞋面布、滚口布、扣子之类的东西。出来买东西的一般都是女佣人,公馆里大都有从乡下带来的女佣人。太太小姐们是不出门的,有的小姐出去读书还要丫环送。
我小时候父亲是经常去东门的,他到那些公馆里去买进谷子。公馆里的主人多半都是乡下的地主,每年他们把租谷收了就来永州,他们愿意住在城里。到了要钱用的时候就卖几担谷子。他们公馆里都有大谷仓的。
(《永州旧事》作家出版社 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