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

    “人鼠大战”背后

    《 文摘报 》( 2018年02月08日   01 版)

        赤腹松鼠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但如今却成为四川洪雅县村民眼中的公害。

        由于持续啃食环剥树皮,造成经济林木枯死和材质下降,四川省林业厅2017年公布的全省“发生面积较大且危害较重”的有害林业生物名单,赤腹松鼠名列其中。

        自从2006年四川省林业厅批复同意以来,洪雅人与松鼠的战争已持续了十几年。四川洪雅国有林场的告示一直不断,鼓励村民捕杀赤腹松鼠——村民每上交一条松鼠尾巴,可以到林场领4元补贴。

        据洪雅林场森保科科长刘晓凤估算,松鼠给林场造成的危害,每年直接的经济损失就得超过千万元。

        不唯洪雅地区,在四川德阳、成都、乐山、雅安等地,赤腹松鼠亦早泛滥成灾。出现赤腹松鼠大量啃食树皮的地方,几乎都是柳杉、杉木、银杏等成片的人工林。

        人工林内树种单一,正是鼠患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松鼠是杂食性动物,天然林中生态链完整,松鼠食物来源丰富。其天敌也较多,松鼠的种群一直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打破了生态链之间的平衡,一方面造成松鼠的食物来源减少,松鼠不得不选择啃食树皮。同时,由于天敌减少,松鼠的繁衍速度加快。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全国各地封山造林,森林被看作是一种经济资源。在大面积建设人工林过程中,为便于管理,获得更多的林木蓄积量和经济利益,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南杉北杨”的格局。人工林林下植被覆盖率低,林中适生的物种变得稀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反思已经开始。2017年9月,国家林业局对媒体称,中国的植树造林工作,已经从单一树种的初级阶段,改为树种混交等对生态更加友好的做法。对恢复生态状况比较差的地区,尽可能地让人工林接近天然林,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南方周末》2.1 聂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