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油画《泉》,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素描作品在艺术史上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安格尔所在的法兰西艺术学院非常重视素描的功底,素描的传统来自于佛罗伦萨画派,所以他一生都非常崇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安格尔生活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强烈变革的时代,但他却是一个复古者。
安格尔的素描作品一直遵循着法兰西艺术学院的原则,即用线条来表示构图的美,用线条来表达一切画中人物的美。也正因为这样,安格尔对于线条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安格尔经常用曲线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故而他的线条尽量避免用直线,全部都是圆润的。也因此,他的画中人物的比例往往和真实的比例不太一样。
在《贝尔坦先生的肖像画》草稿中,画中两个部分不是同一个颜色。在他的脖子的部分有一个贴的痕迹,安格尔把他在另一张纸上画的头剪了下来,贴在了这幅小稿上面。两个色泽的纸张,故而呈现出了两种颜色。这是因为安格尔对于自己画中的人物要求非常精确和完美,一稿里面达不到素描想要的效果,所以他会把几幅稿子剪贴成一幅完整的素描。安格尔的油画作品是在其素描作品的基础上完成的,但《贝尔坦先生的肖像画》的完成稿完全不是素描稿这个样子。
贝尔坦是巴黎很有名的出版人。拿破仑很讨厌他,因为他的理念和当权者是相悖的。拿破仑倒台之后,贝尔坦先生受到了复辟王朝的青睐。只是法国的复辟王朝走向了保皇的又一个极端,过于的保守,几乎完全复辟到了中世纪的君主政权理念。贝尔坦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雄心的人,安格尔的肖像画不光画人物的外在形态,同时也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世界。所以他在为贝尔坦先生画肖像画时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表现贝尔坦先生的神态。他对于这幅肖像画的素描还不是很满意,因为他认为画中贝尔坦先生的姿态是装出来。
有一次安格尔去拜访贝尔坦先生,碰到贝尔坦先生和儿子在辩论一个政治话题。安格尔非常欣赏贝尔坦先生在进行政治雄辩时的姿态,他认为这是他要捕捉进肖像画中的姿态。所以,最后的成品中,贝尔坦先生是坐在一张椅子上的,神态如同他辩论时那样。
(《北京晚报》1.18 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