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20日 星期六

    中国“第二国歌”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20日   06 版)

        女人如花,中国公主图兰朵便如一朵茉莉花,美丽、高贵。写出《图兰朵》的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使用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以交响化的手段改变其柔腔风格,以各种变体表现这位中国公主的情感与内心。

        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出现《图兰朵》这样一部充满浓郁“中国风”的经典之作,并不是一种偶然。自18世纪以来,经历了地理大发现、启蒙主义、狂飙突进运动后的欧洲,对东方文明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兴趣。“中国元素”从文学、戏剧、建筑、工艺朝向音乐艺术领域拓展,最终在《图兰朵》中得到了最为集中、最为强烈的展示。

        由于《图兰朵》的传播,《茉莉花》成了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民歌。这首中国传统小调之所以能受到西方观众的广泛欢迎,也和它本身的特质分不开。《茉莉花》是四乐句乐段,结构匀称,和西方歌曲旋律很像;又是分节歌,周期性反复,契合西方的音乐规律;同时,《茉莉花》是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旋律,曲调流畅,朗朗上口。既有东方特色,又符合西方口味,《茉莉花》因而成为西方人心目中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的象征性符号。

        而回到《茉莉花》的“故乡”中国,上溯其起源,据专家考证,其旋律来源于江苏的《鲜花调》,明清时就有诸多记载。自清朝以来,《茉莉花》衍生出多个版本,遍及江苏、河北、云南、四川以及东北等地,因各地的方言和风土人情各异,曲调和唱腔都有所不同。其中,以江苏《茉莉花》流传最广,《图兰朵》引用并改造的便是江苏《茉莉花》。

        如今,中国大地上最为脍炙人口的《茉莉花》,是1942年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音乐家何仿在江苏六合搜集而得,并进行多次改编的版本。1957年,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调演,何仿对其进行了改编,一炮打响。1959年,《茉莉花》走出国门,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茉莉花》作为世界名曲向全世界推荐,并编入了亚太地区音乐教材。由此,它逐渐成为了闻名全世界的“中国第二国歌”。

        (《解放日报》2018.1.12 曹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