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中国家庭一方面日益显示出脆弱和困顿,另一方面又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活力和韧性。这种矛盾的状态只有放在家庭流动性的概念框架中才可以理解。
“流动性”包含不同层面的含义:家庭在时空上的迁徙和变动,结构和形态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家庭关系和模式上的流动性和多元化。
家庭流动性意味着人们定义家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首先是从原先注重结构和居住方式的家户,转向更加注重关系和情感连结的家庭。比如,越来越多因各种原因“在一起但分开住”的家庭生活模式,尤其在离婚率居高不下、单亲父母日益增多的背景下。这些家庭成员之间不仅仅具有情感上的重要性,而且也在经济支持、健康照料等物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核心家庭被认为只是一种家庭模式的理想类型,而不是现实当中存在的家庭模式。家庭的流动性意味着核心家庭作为一种垄断的家庭模式的“祛魅”,强调了建立在多元价值观基础上的家庭模式的多元化。
再次,家庭流动性也体现了家庭的建构性特点。任何特定的家庭安排并非都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家庭意识形态就是以某种方式将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某些部分彰显出来而将其余部分遮蔽起来,它掩盖了家庭关系中多元的、复杂的、冲突的面向。
在已有的社会政策思路中,一个误区在于家庭一直被假定为社会结构变迁或制度变革的被动接受单位。然而,家庭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建构的含义,可能会直接影响个体有关家庭的理念和选择,实践中的多元、流动的家庭样态,反过来可以推进家庭制度的改变,进而影响社会变迁的进程。家庭流动性的框架没有纳入社会政策,是一种有缺陷的社会治理思路。
(《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7期 吴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