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04日 星期六

    饮茶不过寻味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04日   07 版)

        ■叶羽晴川

        论道,国人往往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态度大多“不可说,不可说”。道是不是就完全不可说呢?我们来看看老子的思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清晰地提出了“有”与“无”是相生的。也就是说“玄”和“不玄”也是相生相伴的。如果有玄的存在,一定有不玄之体存在。什么是不玄之体呢?那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能接触和感触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茶道,以茶载道,茶只是道的众多载体之一,而非唯一。

        从陆羽开始,人们就认为茶有“真味”,就是奔着这个“真味”而去的。“真”是区别,而“味”才是核心。不像日本有“花道”“书道”“武士道”,在我国关于道的名词里,唯一有道的就是“味道”。老祖宗认为让常人最容易感受到、接触到、领悟到“道”之妙的就在于味,而尝味用“舌”,中医又说:“心开窍于舌。”也就是说,何处观心,以舌为介。这是老祖宗希望通过“味道”这一词来告诉我们,道其实就在我们的心中,每一个思虑都有“道”的痕迹和作用。

        既然茶有“真味”,而又有“味道”这一说,我们对味的追求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作为茶人来说,我们对茶味的追求也是如此,我们会去追求“正宗的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武夷山大红袍”……可见“味”对我们的吸引力有多么的大。

        人们有自己的饮茶习惯,所喜欢的茶叶加工方式各不相同。而这一切,无非循味而来,而且如此细腻和深入,不能不让人叹服。

        正是因为有感于此,而且我也循味、寻味了这么多年,面对“茶道”一词的定义和解读的纷纷扰扰,我个人更多地认为——茶道是味觉的审美!茶道,即茶借味行道!唯有如此,它才不会被某一个茶类所困,也不会为某一个区域的饮茶习俗所困。寻味的过程中,一切茶类,一切的饮茶方式都是平等的。

        (《一品茶香》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