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群
1876年的12月底,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的家中,忽然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她是梅克夫人。梅克夫人曾委托柴可夫斯基从前的学生帮她改编一些钢琴曲,以便她在家里弹奏。作曲家很容易就完成了对方的委托,梅克夫人来信表示谢意。信的最后说,“您的音乐使我的生活变得愉快”。两人的通信由此开始。
梅克夫人是个富孀,丈夫去世给她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和12个孩子。在梅克夫人的世界里,她是一个君主,很多人服从她,但却很少有人爱她。她需要一份对等的感情,需要一个她崇拜的对象。从书信往来的一开始,梅克夫人就倾倒于柴可夫斯基和他的音乐。
她无偿资助柴可夫斯基是从听了他的《暴风雨》开始的,从1877年至1890年,14年里从不间断。梅克夫人的帮助让柴可夫斯基摆脱了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繁忙的教学,这使得他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创作,于是才有了第四交响曲以及歌剧《奥涅金》。14年中,梅克夫人与柴可夫斯基一直以书信交往,两人通了一千二百多封信,但从未谋面。
虽然双方也坦诉彼此之间的爱慕之心,但这种柏拉图式的友谊从来没有发展成为爱情。倒是音乐上的探讨使他们迅速缩短了心理的距离:“亲爱的纳杰日达·菲拉列托夫娜,我现在忙于写第四交响曲,我非常想把这部曲子献给您,因为我知道,您在其中一定能够发现我内心的感情和思想的回声。”
这部第四交响曲后来被柴可夫斯基亲切地称为“我们的交响曲”,就在作品的草稿完成后不久,作曲家的情感生活经历了一场风暴。1877年,一个女人闯入柴可夫斯基的生活。
她曾经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学生:安东尼娜·伊凡诺夫娜·米留科娃,当时二十八岁。她给柴可夫斯基写了一封求爱信。按柴可夫斯基本人的话说,通常这种情况他会尽量采取回避的态度。但来信写得亲切真挚,作曲家只好回复,于是两人建立了通信联络。米留科娃在短短的几天内,相继给作曲家写了好几封信,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心。“没有您我会活不下去,所以有可能快要自杀了,您就让我见一次您,吻您一回吧,好让我到另外一个世界后回忆这次亲吻。”令人不解的是,作曲家居然决定和她结婚。
多年之后,柴可夫斯基说,在创作《叶普盖尼·奥涅金》时他感觉爱上了塔吉雅娜,并痛恨奥涅金。接到米留科娃的第二封来信后,他决定不能像奥涅金那样做人。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结婚的决定是错误的,他发现妻子毫无吸引人之处,甚至连音乐也不懂。在不到三个月的婚姻里,他们只在一起待了四个星期。在心理医生的干预下,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场感情的纠葛正是作曲家一生中最宝贵的创作时期。在梅克夫人的帮助下,瑞士小城克拉兰让他得以慢慢恢复元气,日内瓦湖畔旖旎的风光滋养了他创作的生机,于是他在疗养地继续写那首一度中断了的第四交响曲。
(《慢慢天明》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