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江西省文化厅和抚州市公布了汤显祖家族墓园的考古成果:共发现42座明清墓葬,出土了6方墓志铭,其中包含汤显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汤显祖本人和他儿子的墓穴。该考古成果的发布,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汤显祖,字若士,江西临川人(现江西抚州临川区),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逝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是我国著名的戏曲作家、文学家。
迟迟考不上进士
汤显祖自幼便表现出很高的求知天赋,几岁便能对对子,有“神童”之名。汤显祖二十出头就中了举,但后来考进士数次名落孙山。后世一般认为,汤显祖迟迟考不上进士,是由于万历首辅张居正为便于录取自己的儿子,让享有声誉的汤显祖作同科录取的陪衬,但汤显祖并不愿意,因此张居正暗中作梗、阻止汤显祖中榜。直到张居正致仕,汤显祖也未能考取进士。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否为信史,有待考证。公正而言,34岁考取进士并不算太晚。
汤显祖考中进士后,被派至南京担任太常博士,后升为南京刑部主事。万历十九年四月,汤显祖上疏批评内阁辅臣申时行,并说万历帝亲政后朝政靡然崩废,因此得罪了皇帝和权臣,被贬官至海南,担任海南徐闻典史。不久后,又被调至浙江遂昌担任知县。汤显祖在遂昌时,颇有政绩。万历二十七年,他被正式罢官,在家居住二十年后去世。
“得意处唯在《牡丹》”
汤显祖在思想上受王学左派的影响,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而王学左派在当时被理学家们视为异端。在文学创作上,汤显祖主张要“立意”,即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认为一味模拟古人只会失去自己的风格。让汤显祖得以留名后世的并非是他的政绩,而是他的“杂业”——戏曲。
在明代,填词作曲多被视为“文人之末技”,但这类创造能给创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声誉。就仕途而言,汤显祖是没太大成就的;就诗词来说,汤显祖也没明显超越时人;但在戏曲方面,汤显祖可谓完完全全的成功人士,是明代戏曲创作的“大家”。清代曹雪芹创作有《红楼梦》,后世出现了“红学”,而明代汤显祖创作了“临川四梦”,后世虽然没有“汤学”的名,却有“汤学”的实。
“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是汤显祖戏曲的代表作。前两部主要描写儿女之情,后两部描写社会风情。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最受后世欢迎的是《牡丹亭》。该剧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是汤显祖最得意的作品,汤显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牡丹亭创作于汤显祖辞官的那年,即万历二十六年。正是由于汤显祖辞官在家,才有可能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汤显祖辞官归家,对他而言不算幸事,但对于当时以及后世的读者而言却是极幸运的事情。仕途的挫败促成汤显祖投身于戏曲事业,否则汤显祖人在官场,可能终老都没有精力、也放不下面子去从事戏曲这样的“杂业”了。
深受糖尿病之苦
有人认为汤显祖是因梅毒病而死,观点是:明朝时梅毒已传入中国;汤显祖身边有人死于梅毒;汤显祖生前“其病为疡于头”是梅毒症状;汤显祖曾感慨“古方新病不相能”。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即汤显祖身边有人死于梅毒并不能证明汤显祖也死于此病;在明代,“疡”可以指肿瘤也可以指梅毒的脓疮;另外,《本草纲目》已记载治疗梅毒疮的方法,梅毒不能算“新病”。
关于汤显祖的死因,肺病和消食病导致的身体衰弱这一说法是比较靠谱的。消食病就是现在的糖尿病。关于肺病,汤显祖曾在诗中提到:“因君病肺两留连……敢言同病一相连”,汤显祖提到自己同友人同患肺病。汤显祖还曾在诗中提到:“时时学病相如渴。”“相如渴”即是消食病。可见,晚年的汤显祖深受糖尿病之苦。
由于汤显祖身患肺病和糖尿病,原本身体就不好,加之父母相继去世,汤显祖连遭打击,心情低落,形销骨立。所以,汤显祖双亲相继去世后,汤显祖的身体也最终垮塌了。万历四十四年,在他父亲去世后一年,汤显祖也去世了,享年六十八。
(《北京青年报》9.5 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