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

    转基因鲤鱼何时上餐桌

    《 文摘报 》( 2017年07月27日   07 版)

        2015年11月美国批准转基因大西洋鲑鱼上市,加拿大半年后也批准这一食用转基因动物产品。而曾经领跑世界转基因鱼研究、因产业化受阻的中国转基因鲤鱼也浮出了水面。

        198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采用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启动子与人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序列组成新的重组基因,显微注射到鱼类受精卵,先后获得转基因泥鳅、鲤鱼、鲫鱼,并表达重组人生长激素,转基因鱼生长速度也显著快于非转基因鱼,并发现转植基因整合的行为与机制,从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鱼模型。

        不久,研究人员就提出了“全鱼”基因的设想,所谓“全鱼”基因,是指研制转基因鱼所用的重组基因元件全部来自鱼类自身。他们自主克隆出鲤鱼的肌动蛋白基因序列和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利用鲤鱼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序列与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序列拼接成新的“全鱼”重组基因,再将“全鱼”重组基因显微注射到鲤鱼受精卵内,育成了具备产业化潜力的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

        显然,“全鱼”转基因鲤鱼其实只含有“半”个草鱼生长激素基因。草鱼是鲤鱼的近亲,都是鲤形目鲤科的物种,鲤鱼和草鱼也能杂交产生后代,而且草鱼体型比鲤鱼大,生长速度也比鲤鱼快,研究人员推测草鱼生长激素基因能更有效地促进转基因鲤鱼生长。事实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与普通鲤鱼一样,转基因鲤鱼的生长激素也主要于血液中存在和发挥作用,而人们在吃鱼时一般要把鱼的血液先排干净,因此食用转基因鲤鱼而摄入的重组生长激素极其微量。即使摄入微量的重组生长激素也没有安全风险,因为鱼的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一样,被人体消化成氨基酸,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公众特别是一些生态学者则担心转基因鲤鱼会不会对野生鲤鱼的生态造成破坏,或导致转基因扩散无法控制。其实,这些问题研发人员早已考虑到,他们首先将转基因鲤鱼培育出不能生育的三倍体鲤鱼,其杂交后代100%都含有三套染色体。正常动物只含两套染色体,因此这些三倍体转基因鲤鱼既不能和同类繁殖后代,也无法与野生鲤鱼繁殖后代,这样就避免了转基因鲤鱼释放后的基因扩散问题。

        现在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已完成中试,根据我国现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规,转基因安全评价需要经过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证书等五个阶段,即使一切顺利,转基因鲤鱼至少还要等5~6年才能游出实验室。

        (《南方周末》7.20 汤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