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6月17日 星期六

    中国人为什么好为人师

    《 文摘报 》( 2017年06月17日   07 版)

        ■杨念群

        历史学亦可动情,读史治史也可以是一种审美。作者杨念群有志于改变史学研究埋首钩沉脱离俗世的现状,希望历史成为散发着温度的活生生的人的历史。

        中国人好为人师,大约可以从孔子在世时算起。“儒”最早就是专门为“王”服务的神职人员,负责为王们在办事出行前观测天象,沟通天地,预卜吉凶。沟通天地要有规矩,就是儒家常挂在嘴边的“礼”。春秋战国时期,“王”的位子被切割成几块,每个王都说自己有资格直接和“天”沟通,“儒”一失业,“礼”的规矩就坏了。

        转机发生在汉初,汉武帝喊出了一句“独尊儒术”的口号。其实,汉武帝的目的是安抚民心,缓解他们对秦朝苛酷统治的恐惧。到了宋代,军力薄弱,与北方蛮族对抗少有胜绩。儒生想用“文治”的风光掩饰蛮族欺侮的尴尬,这正对宋初皇上的心思。宋儒当了皇帝的老师,把皇帝训化成一个有道德感的人。只要皇帝肯当一回道德模范,民众就会趋行效仿。“知识”使人向“善”就会变得有用。所以中国人就是在反反复复“拼人品”的教育下长大的。晚清康有为搞变法,还在用同一路数,他的设计是先把光绪皇帝包装成一个“道德完人”,这皇帝版道德偶像登台亮相,维新变法自然水到渠成。

        没想到,清朝末年,中国人把这套圈内拼人品的伎俩用在洋人身上完全失灵。洋人的意思很明白,人品不重要,谁能使蛮力把对方扳倒,才有资格发话讲理。 

        从“拼人品”转到“拼知识”是从科举崩溃开始的。科举一废,学堂教育多追从西学知识而设,尤重政法理工,其中道德内容大多压缩到可以忽略不计。怪不得吴宓当年骂清华只生产满脑子投机的世俗小吏,缺乏大智大勇的学界政界精英。“知识”与“道德”从此脱节,正是中国文化变质的开始。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不道德教育讲座》中曾经有一讲的题目是:“应当打从心底瞧不起老师吗?”三岛认为:“人生的道路该如何走下去,这个问题必须透过阅读、自我思考,才能想出答案。而这方面,老师几乎没传授过我什么。”

        如果把三岛置于中国古代的学校之中,他肯定不会提出类似的疑问,因为古学要求老师的职责即是“传道”与“授业”。“传道”貌似枯燥的道德说教,实则包含教师亲历的不少人生经验和生活技巧;“授业”才指实用的处世知识。近代以来,“道”的部分被贬斥到边缘,学生大脑汲取知识就如同往人造乳房中灌注填充物,故才有三岛之叹。这分明是在骂现代教师无资格自称人生导师,充其量只能充当知识传输带里的一个齿轮。

        由此联想,古代的“好为人师”与现代“好为人师”的区别大概在于,古人“传道”与“授业”是一体,无法割裂。现代老师只传送知识,不关心“知识”背后的“道”是什么,这道理与自己的人生经验到底有何干系,或仅仅满足于这个“业”是专门化系统中的一个零件,只需要在松动时把它拧紧,学生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他的心灵需求为何,完全不重要。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