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农村地区,特别是关中平原的凤翔、宝鸡一带,大年初一的早晨基本上都吃臊子面。有的家庭还保留着古老的民俗仪式,在吃面之前,先从锅里舀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汤,洒到大门口一侧的土地爷神龛前,以示祭祀神灵。农村办红白喜事,臊子面是酒席最后压轴的“大戏”。妇女们端着托盘,几百碗、几千碗的臊子面端上各个酒桌,每个碗大小只有茶盅大,俗称“一口香”,连上小学的孩子也能吃个七八碗。
臊子面还带有伦理性质,在农村新媳妇过门第二天早上必须给婆家做一顿臊子面,重点考察新媳妇的和面、煮面、切面、调汤等技能,这样的习俗还成为一种仪式。
臊子面是怎么来的?民间关于臊子面来历的说法,主要有4种:一是“哨子面”,这是从用餐者吃时发出的声响来诠释的。二是“梢子面”,此梢即为树梢、头发梢的梢头之意,似乎是说明面条在加工过程中,所有主配料都必须切得像白杨树梢一样细而均匀。三是“嫂子面”,西周时期法门寺镇上有一个小伙家境贫寒,是家里的老嫂子把他一手抚养大,小伙子要进京赶考,临行前,老嫂子为他做了一碗面。后来,该青年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时,再次吃到热腾腾的面条时,激动地言道:这就是“嫂子面”呀!这则说法似乎在借该面宣示仁善孝悌之民风。四是武王伐纣的时候,君臣在战前和胜利之后同吃一锅臊子面,以示动员和庆祝,所以流传了下来。
当然,以上这些均为后人杜撰。臊子面,其名称来源实为取其配料“臊子肉”一词,“臊子”的意思就是经过去油烹制的细小肉片,其制法讲究,是把带皮猪肉肥瘦分开,各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小块。《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中,鲁智深戏弄镇关西,就是让镇关西将各种肉切成“臊子”,将镇关西累极、气急了,才引出了戏剧冲突。
(《寻根》2017年第3期 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