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每周评论

    《 文摘报 》( 2017年06月10日   08 版)

        公益捐赠更须精细

     

        江苏宿迁的刘先生近日到朋友家玩,朋友8岁的孩子用刘先生的手机点开了微信钱包里的公益,将刘先生卡上的1.7万元捐出。6月4日,扶贫基金会回应称,捐款已在6月2日退回并得到了刘先生确认。

     

        该案中8岁孩童是未成年人,他的行为不受捐赠契约的保护,监护人有权要求退回捐赠。现实生活中,误捐发生的概率并不低,如输错金额、盗款等。这些反映在结果上,即是捐赠行为人对捐赠行为与捐赠意愿的不认可,因而引发“退捐”“毁捐”的争议。

     

        真正的难题是如何判定捐赠行为本身的合法性与意愿的真实性。而由于举证不力导致的“被捐赠”事件,将伤害到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公益组织与公益平台理应恪守公益的基本伦理,站在维护捐赠者权利的角度,来考虑捐赠的有关规则,细化和优化平台捐赠管理的人性化设计,实现捐赠者捐赠的“零困扰”。这也是社会公益自我发育成熟的题中之义。

     

        (《法制晚报》6.6 木须虫)

     

        反就业歧视是毕业季最好礼物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来自100余所高校的60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7%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时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

     

        前一阵子,有外卖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曾疑似发布歧视性招聘要求,此事引发舆论热议,很多摸爬滚打在求职一线的职场新人对此心有戚戚焉。还有不少企业把985、211等门槛挂在嘴上,还有受访者遇到过星座、生肖等歧视。

     

        劳动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隐藏的就业歧视行为是求职过程中的明规则,说破天,大概也就在于下面两个道理:一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二是劳动监察不给力,就业歧视的罚单难以落实。

     

        年年出现的毕业季就业歧视不应仅被看作职场痼疾,更应看作是对就业市场上公平公正法治环境的呼唤。给应届毕业生最好的礼物,也许不是抽象的祝福,而是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

     

        (《光明日报》6.7 邓海建)

     

        安全长一寸 谣言少三分

     

        “塑料粉丝”“棉花肉松”……近来,一些“舌尖上的谣言”再次引发人们的食品安全焦虑。面对谣言,第一时间辟谣,加强科普,依法严惩造谣者很重要,还要从源头上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提升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在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信息位居第一,占比高达45%。近年来,有关部门维护食品安全的力度不断加大,法律制度也不断健全,一大批危害食品安全的不法分子受到有效打击,食品安全水平有所提升。但也要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历史欠账较多,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客观而言,舌尖上的安全仍然是“平安中国”建设中亟待加强的一环。

     

        治理“舌尖上的谣言”,离不开及时辟谣、打击造谣传谣者,也需要加强科普、正面引导,但更重要的是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提升食品安全的治理能力,推动形成尚德、守法的社会共治格局,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总体水平,逐步根除滋生谣言的土壤。

     

        (新华社6.6 裘立华)

     

        保护视力要立即行动

     

        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小学生近视比例45.71%,初中生74.36%;高中生83.28%;大学生高达87.67%。

     

        研究发现,6岁到14岁年龄段的孩子,只要每天保持40分钟的户外活动就能有效减少大概10%~20%的近视发生率。但要让家长进行一次性的大投入不难,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长期用眼习惯,却很难坚持下去。

     

        归根结底,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青少年视力发育的不利因素实在太多了,很难做到全面防护,比如电子屏幕无处不在,课桌椅不合格等等。另一方面,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压力大、做作业时间长,尤其是缺少课外活动时间,让预防近视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让孩子们拥有清晰明亮的双眼,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对公众健康而言,都大有裨益。意识到位之后,须坐言起行,尽快拿出行动。

     

        (《广州日报》6.7 张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