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

    每周评论

    《 文摘报 》( 2017年06月03日   08 版)

        冻住“期权腐败”

     

        中组部等4部门公布了近日印发的《关于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的意见》,规定公务员申请辞职时要报告从业去向,并设立2年或3年的“再就业冻结期”。它在本质上仍属于对公务员在岗监督的范畴。

     

        “期权腐败”即一些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职期间用权力为他人开了后门,谋了好处,输送了利益,但彼时并未得到或接受“回报”,等到离职或退休后再通过种种形式从原管辖地、管辖范围的企业获取利益。又或者以权力为相关企业等建立了熟悉、紧密的关系,在离职或退休后,在这些企业轻松获得“再就业”的机会。

     

        如今,公务员辞职“就业冻结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冻住“期权腐败”,能够让公务员在职时的权力影响在其辞职后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稀释期、冷却期,能够有效割裂公务员的在职行为与辞职后再就业行为的不正当关系。

     

        (《法制晚报》5.28 李英锋)

     

        端午不能说“快乐”?

     

        端午节前,微信朋友圈传开一则消息: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只能“互送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祭祀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所以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

     

        客观上讲,端午节的源流确有悲壮的因素。不过,除了祭祀,端午节也可以有“快乐”的一面,祝福“快乐”和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并不矛盾。追怀先人是为了回顾历史、珍惜现在,那些先人们想必也更愿后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这个意义上,端午节说“安康”说“快乐”都没错。节日说什么样的祝福语,取决于对这个节日的需求。一定得说“安康”而不能说“快乐”,是对节日现代内涵的剥离,也有些吹毛求疵。

     

        有学者指出,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在漫长岁月的冲击下,端午节的内涵必然会越来越丰富。如果一味较真,不能说“快乐”只能祝“安康”,也必然会过滤不少文化的味道。

     

        (《新京报》5.29 付彪)

     

        母校温情让困境学子暖心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女生毕业后陷入赤贫的消息通过微信披露之后被众多媒体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唏嘘。这位女生叫伍继红,1994年从广东和平县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在伍继红的消息得到确认后,人大校友自发组织了救助工作,人大江西校友会在网络上发起筹款活动,很快筹到5万元人民币。

     

        受学校领导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原档案学院)党委书记王丹、伍继红当年的班主任安清福,以及同班同学、校友代表也来到江西修水,看望伍继红一家。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借助周年庆等活动来感召校友、激励新人。然而,校友会和母校如果只看重官高财大的校友学生,对普通学生、尤其是贫穷学生却不闻不问,那么这样的校友会和母校就是利益抱团,就是媚眼互悦。

     

        雪中送炭的校友会,才是有温度的校友会;关怀贫困学生的母校,才真正配得上“母”字。

     

        (《羊城晚报》5.31 何龙)

     

        私营单位工资不该“拖后腿”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6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63.4%,而且,根据实际增长率,两者的差距在拉大。这样的状况,显然不利于私营单位发展,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去年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长保持较高水平,或许有一些特殊因素,譬如去产能带来的行业效益改善,而去产能行业的主体也主要是非私营企业,从而导致这些行业工资水平提升。然而,恰恰是这一特殊因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非市场因素过多,私营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平等”待遇。

     

        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的工资差距不缩小,人才、资源等就很难向私营单位转移。私营单位得不到人才、资源的支撑,要想健康发展,难度也相当大。如何有效提升私营单位的工资水平,让私营单位的吸引力增强,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北京青年报》5.29 谭浩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