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

    中医辨证治虫咬过敏

    《 文摘报 》( 2017年05月20日   04 版)

        虫咬性皮炎常见于婴儿和儿童,是春夏秋三季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蚊虫叮咬处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疱疹、瘀斑等,中间可见刺吮点。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痒、刺痛、灼痛等,其中以皮肤瘙痒最为常见。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早就医、及时治疗。症状较轻者可以用皮炎平、绿药膏、无极膏、止痒水、依匹斯汀片等。

        症状明显者可以加服一些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扑尔敏、酮替芬等。个别较重者可以短疗程、小剂量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香介绍说,根据症状轻重,可采取中医辨证治疗:

        孩子皮损以小出血点、丘疹、疱疹、风团及肿胀为主,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宜清热解毒。

        药方: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防风、徐长卿各15克,金银花、蛇霉各10克。第一次煎加水400毫升,取药液100毫升。第二次煎加水150毫升,取药液50毫升。将两次所得药液混合,每天一剂,分两次口服。

        如果孩子出现头晕眼花、四肢乏力或颈项发硬等表现,宜清热解毒、祛风解痉。

        药方:葛根、二花各15克,麻黄5克,桂枝、芍药、生黄芪、炙甘草各6克,生姜9克,防风10克,大枣3颗。第一次煎加水400毫升,取药液100毫升。第二次煎加水200毫升,取药液50毫升。将两次所得药液混合,每天一剂,分两次口服。伴有烦闷呕吐者,口服安宫牛黄丸,每日一次,每次1克。

        药方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7岁以下小儿每味药的用量要减半。

        (《家庭保健报》5.11 戴秀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