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18日 星期二

    消除内心的“恐陌症”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18日   03 版)

        如今,无论进入政府机关还是城市小区,要求查验身份并进行登记早已司空见惯。客观来说,尽管大学应该对外开放,但设置必要的门卫安保和“凭证出入”并不值得诧异。但问题是“无证存疑”和“开放既不安全”这种普遍心态很值得思考,尤其是整个社会弥漫着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恐惧感”,更不是正常社会应该呈现的一种心态。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对来自陌生人的接触都有一种“习惯性的抗拒”,陌生来电不敢接,担心遇到诈骗电话,来自陌生人的微笑会被认为“另有企图”,陌生人给予的帮助会被认为“别有用心”,至于陌生人给予的食品饮料,则更会担心“有毒”而不敢入口。给陌生人的“有罪推定”,已经让全社会几乎人人戒备,个个设防。

        彼此之间如此缺乏信任和互相提防真的就能给个人或单位的安全带来保障吗?实际上,人人设防和都不设防在结果上并没有本质区别,某些农村夜不闭户很少有盗贼光顾,相反,不少城市小区监控和防盗设施武装到了楼道,依然没有消除窃贼的登堂入室。对于进出中山大学而言,无证未必都是“坏人”,凭证进出的更未必都是“善良之辈”。

        整个社会患的这种“恐陌症”,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烦恼”,存在诸多客观因素,也有人为的“妖魔化”,无论警方提醒群众、老师教育学生、还是家长告诫孩子或是社会各个方面对市民的“友情提示”,无不充斥着对陌生人的“有罪推定”,事实上也正是这种自我暗示和人为对社会的“妖魔化”,使得无论个人还是部门单位,都在以加强防范或保障安全为由对周围一切充满警惕和戒备。虽然中山大学这种“限外”“封校”对加强校园管理发挥不了任何实质效果,但却也给内心的“恐陌”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

        (光明网 4.13 朱永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