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

    落花时节又逢君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01日   07 版)

        ■[日]石田干之助著 钱婉约译

        史料记载,天宝十四载(755)冬十一月,营州杂种胡人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不久,两京相继陷落,玄宗皇帝逃入蜀地,宫阙焚毁,百官四散,梨园弟子、教坊美女多落入贼营,被迫仕于伪朝,而那些幸免于难的也是流离江湖,生存艰难。

        避居成都的杜甫于数年前离开浣花草堂,沿长江而下,经江陵、游潇湘,在战乱后的第十五年(即代宗大历五年庚戌年初),刚到潭州,又赶上了兵马使臧玠之乱,于是在晚春初夏之交,不得不逃难到衡州。在这江南春色己老、百花将谢之时,诗人偶遇旧识乐工李龟年。李龟年是享誉当时的少年歌手,集明皇殊宠于一身,在安禄山兵临京师时,漂泊江潭,历尽辛酸,而每遇良辰美景,则为人唱歌数曲,追怀往昔,悲叹世事变迁。杜甫也感慨此次相逢,遂赠七绝一首,即《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少陵为诗家旷古未有的大手笔,有几百韵的长诗,也有像这样的压卷七绝,诗中既没有偏僻的文字,也没有难解的语句,却将世变之惨蕴藏在字里行间,茫茫江南暮春,桃花零落如红雨,余味无穷。

        渔阳之乱以来,流落民间的乐工不止李龟年一人,江左偶遇旧识的也不只是杜甫。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了歌者永新在战乱后与爱其才、荐其能的将军韦青不期而遇的故事。永新,江西吉州永新县的乐家女,开元末被选入宫,因籍贯而被称为永新,隶属于内教坊宜春院,既美且慧,能歌善舞,会作新曲,韩娥、李延年没后千余载,“旷无其人,至永新始继其能。遇高秋朗月,台殿清虚,喉啭一声,响传九陌”,关于这样的妙技,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逸话。安禄山之乱,六宫星散,永新跟随一位士人销声匿迹。韦青躲避到广陵(扬州),日夜凭栏思念永新,一日“忽闻舟中奏水调者,曰:‘此永新歌也。’乃登舟与永新对泣久之”。这多半是小说情节,未能确定是否果有其事,结合白香山在浔阳江头所作《琵琶行》,虽然地点、人物不同,但能知道的是,这种离合奇缘并不稀奇。不知永新与韦青的相见是在何年何月,也许是柳芽初萌、春寒料峭的清晨,也许是月白风清的秋夕,大乱之后辗转流离的京卿、宫人,在这样一个假定的场景下相遇,此情此景大概不难体会吧。

        众所周知,一部《杜工部集》,有一半内容与历史有关,被称为七律绝唱的《秋兴八首》,便篇篇都是寄寓这般感怀的作品。追忆往昔的繁荣,感慨如今的变迁,千百部史书,都不及少陵一首《江南逢李龟年》。

        (《长安之春》清华大学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