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

    古人是如何测降雨量的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01日   07 版)

        ■李天飞

        在《西游记》中,凤仙郡求雨这段,写的是两件在明代很现实的事:干旱和求雨。车迟国那回已经写了一段求雨。这容易给我们一个错觉:求雨的一定是道士。其实并不一定。连车迟国的一个道士也说:“因当年求雨之意: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偿;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这里更可以看出,和尚,甚至政府官员自身,都是可以组织求雨的。所以唐僧一进凤仙郡,就看到:

        又到市口之间,见许多穿青衣者左右摆列,有几个冠带者立于房檐之下。

        这一段,就写明了是政府组织求雨。古代求雨者常穿青衣,在汉代就已经是这样了。《春秋繁露》卷七十四有汉董仲舒求雨的方法:求雨的人都穿青衣,在城东门外筑一座八尺见方的坛。八个小孩,穿青衣,舞龙。旁边管地方农事的小官,也穿青衣。

        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唐宋以后。唐宋求雨的办法,是人们用大瓮盛水,插上柳枝,抓一些蜥蜴来,放在水里。小男孩们穿上青衣,环绕大瓮唱:“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降雨滂沱,放汝归去。”

        “凤仙郡”这么香艳的名字,似乎是和凤仙花能预报晴雨有关。清赵学敏《凤仙谱》:“凤仙能知雨,凡天阴叶上仰者,其日必雨;不仰则无雨。”连凤仙郡都不知晴雨了,可见干旱太严重了。

        凤仙郡的降雨,玉帝是这么说的:

        玉帝闻言大喜,即传旨:“着风部、云部、雨部各遵号令,去下方,按凤仙郡界,即于今日今时,声雷布云,降雨三尺零四十二点。”

        这种命令方式,在梦斩径河龙那一回也提到了:

        龙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他挨到那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却只得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他一个时辰,克了他三寸八点。

        《西游记》里描写降雨,经常标明时辰、尺寸。这是因为秦汉就有的降雨量报告制度,叫“雨泽奏报”。这个制度发展到唐宋时,更加格式化、尺度化。地方呈报时需写明某时下雨、某时雨止、得水尺寸等。这个规定,明清一直在沿用。

        为什么《西游记》里动辄就说二尺三寸?有那么大的雨吗?这当然是小说家言,不能当真。但是这还真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地方官是如何测降雨量的?

        地方政府均有测量降雨量的容器,称为天池盆——测天池盆中水深尺寸,即可知降雨量。天池盆所接雨水深,往往是平地雨水深的好几倍。测得降雨量后,须向上级汇报,但官员经常把这种虚数报上去。司马光曾说:“诸州县奏雨,往往止欲解陛下之焦劳,一寸则云三寸,三寸则云一尺,多不以其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由此可以理解《西游记》中为何动辄降雨三尺以上,除了小说家言外,实际上未必是实际水深,虚报的是原来降雨量的三四倍。

        (《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