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为离婚设定冷静期可行吗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23日   03 版)

        近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一对“85后”闹离婚,却被法院“叫停”。针对这对夫妇提出的离婚诉讼,法院发出“离婚冷静期”通知书,限定这对夫妻冷静3个月,其间不得向对方提出离婚。这也是四川省首份公开报道的“离婚冷静期”通知书。 

        这对小夫妻为什么想离婚?无非就是婚后因为带小孩等琐事经常发生纠纷,“后来打了一次架,女方离家出走了。”而女方外出务工两年后,回到安岳县并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这对夫妻发生纠纷,主要原因是双方年轻、脾气大,“都坚持自己个性,离婚可能出于一时冲动。”冷静一段时间,到时候再做决定也不迟。

        “离婚冷静期”并不是四川首创。2016年6月,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就在离婚判决中引入了“冷静期”,4个月内,在已进入“冷静期”的67起离婚案件中,成功挽回了27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如今,不少年轻人把婚姻当成儿戏, 闪婚、闪离。一些人只注重个人感受,“合则聚,不合则散”等婚姻理念甚至还颇受认可和追捧。不少婚姻专家曾呼吁开展“试离婚”,原因就是盲目结婚导致轻率离婚的现象屡见不鲜。数据显示,中国的离婚率连年攀升。2002年,中国离婚率仅有0.90‰,2010年突破2‰,2015年为2.8‰,是2002年的3倍多。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离婚的主因中有对方出轨、家庭暴力、性格不合、婆媳矛盾、对方有不良嗜好等。在这些因素中除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外,大多数人离婚都是因为一些可以沟通改进的小矛盾,由于一时冲动而做出不理智行为。因此,“离婚冷静期”给冲动冷静的机会,是用制度为婚姻保驾护航。

        有人认为,中国的离婚率居高不下跟离婚成本低不无关系。在国外,人们的离婚协议不仅要经过60天甚至更长的等,还需要高额费用聘请律师,在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问题上更是要仔细审核,离婚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儿。因此,我们国家在办理离婚案件中设置“冷静期”,也是给婚姻装上一道“成本”的安全阀。

        夫妻感情问题如同家用电器,有问题就修修补补,而不是一发现问题就换个新的。《2015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婚后3年至5年,夫妻双方的幸福感、婚姻满意度都达到最低值。也就是说,只要熬过了这一段“五年之痒”,夫妻感情回温、最后白头偕老是有很大可能的。因此,对于部分有感情基础、因琐事闹离婚的夫妻来说,“离婚冷静期”或有助其度过“感情低潮期”。

        我们常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但空有劝人和好的积极态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离婚冷静期”也需要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比如对于那些夫妻感情确实破裂,矛盾无法调和,已经没有挽回余地的婚姻,法院就不应该再下发“离婚冷静期”通知书,以避免浪费司法资源,同时也延长了当事夫妻所遭受的失败婚姻所带来的痛苦。

        (南方网 东方网 荆楚网 3.19、20 刘天放 苑广阔 闻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