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反腐作品也要“上不封顶”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23日   01 版)

        文化观察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立项、周梅森执笔编剧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3月28日起将在湖南卫视开播。这部反腐电视剧未播先热的一个原因在于,该剧深入反腐败斗争十分复杂敏感的领域,在国内反腐作品中首次涉及副国级高官贪腐问题,周梅森称之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集”。

     

        2004年,反腐题材电视剧因数量泛滥和过度开采被监管部门严令整顿,从此退出电视黄金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丰富实践,为反腐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向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严肃的拷问。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能在这个重大历史和现实课题面前袖手旁观、失语失忆。

     

        周梅森说,《人民的名义》中虚构的H省帮派林立,形成许多利益团伙,有干部看了后问他,怎么能写这么多帮派,比如秘书帮、政法帮,这些词在过去都很忌讳,“我请他看了习近平2016年2月在中纪委会议上的讲话,党内绝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他看了之后,不作声了”。不但作家、艺术家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反腐题材创作,读者、观众、评论家等也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反腐题材作品,不能戴着有色眼镜鸡蛋里挑骨头,更不能动辄上纲上线大搞攻讦挞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要“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反腐题材作品要反映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情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就要真实展示反腐败斗争“不定指标、上不封顶”的力度,这样才能与反腐败斗争的进度和程度同步,与时代的节奏和人民的心声合拍。

     

        (《北京青年报》3.20 潘洪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