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07日 星期二

    银耳买干别买鲜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07日   07 版)

        在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人工种植银耳的规模越来越大,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陆续出现了一些集体中毒事件。银耳之所以能够导致人们食用后中毒,是因为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这种毒素来自一种细菌,叫“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但90年代后已经很少听说银耳中毒事件了,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买干制银耳。

        但在一些菜场、农贸市场还能看到有人售卖鲜银耳,那到底能不能吃呢?答案是最好不要。并不是因为它一定有毒,而是因为没有必要。

        首先,干制银耳保留了银耳中的绝大多数营养,包括多糖、维生素、矿物质等,鲜银耳并不会比干银耳好多少。其次,银耳干制过程中,即使原先有少量毒素污染,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也会降解不少。数据显示,鲜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检出率远远大于干制银耳,且目前并没有出现干制银耳中毒的。如果你一定要买鲜银耳,那要注意银耳的手感和气味,比如是否有发粘、发软,是否有霉变、腐败的异味。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千万不要购买了。

        此外,泡发银耳,记住要勤换水,不要泡太久。事实上,炖银耳并不需要泡发,稍微清洗一下就行了,无非是炖的时间长一点而已。

        (《北京青年报》3.1 钟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