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07日 星期二

    生命始于50岁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07日   05 版)

        今年88岁高龄的秘鲁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表演艺术家吉叶墨教授,堪称“当代利玛窦”。其50部作品都始于50岁之后,而且在其60岁退休前的著述、拍戏也全是业余为之,其主业是教授西语、宗教、希腊神话等课程。

        30多年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秘鲁汉学领军人物的吉老却谦称是“偶然”。1979年50岁的他受聘于南京大学讲授西语,自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吉老坦言,他爱上中国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邂逅”了似曾相识的诗仙李白。一天,他在北京下榻的宾馆与门卫聊天,门卫随手送给他一本《唐诗一百首》。当时吉老刚开始自学中文,李白《静夜思》中的20个字还认不到一半。但短短几行字意境深远,如此神奇的表述方式令吉老好奇和着迷。于是,他“搬”着字典,花了3天工夫,弄懂了基本含义,同时也为诗中所传递的浓厚人文情怀所感动。吉老随后尝试着将《静夜思》译成了自己的母语西班牙语,不期得到了专家的赞许。这让他备受鼓舞,也欣喜万分。自此,便一发不可收,前后历时9年翻译了9部中国古诗集,成为拉美国家翻译唐诗的第一人。由感性而理性,吉老又梳理撰写了16部专著,内容也从诗歌自身拓展到中国文化多个领域。

        吉老成功的“偶然”,其实有着绝对的“必然”,那就是激情带来了敬业精神、忘我投入和不知疲倦。吉老独立编纂的《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为这一“必然”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辞书界有一种通行的说法:十恶不赦的罪犯,不应立即枪毙,而应发配去编写词典,因为这种经年累月的劳作包含了人世间一切的痛苦和磨难。正因如此,词典编撰者又被英国词典鼻祖约翰逊称之为“不幸的噍类(指活着的或活下来的人)”。

        《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洋洋洒洒60余万字,涵盖了中国历史、宗教、文化、人物等方方面面。“有挚爱者心不倦,”吉老反复强调,有激情自然就会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器晚成”却如此昂扬向上,归根结底是吉老找到了事业上的真爱与挚爱。这也是吉老所说的“生命始于50岁”。

        (《人民日报》2.24 陈效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