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画家陈师曾

    《 文摘报 》( 2017年01月17日   05 版)

        1902年3月的一天,上海吴淞码头边,一艘赴日本的轮船上满载乘客,其中有对兄弟,哥哥二十六七岁,弟弟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此行,他们都是去留学。多年后,弟弟成了一位国学大师,其名“陈寅恪”三字,至今有着赫赫威名。哥哥陈师曾,反倒湮没在历史的光影里,知者寥寥。

     

        世家子弟 留学青年

     

        一生的传奇,最初都始于他们那个传奇的家族。

     

        陈师曾的祖父陈宝箴,是具有变法思想的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作为世家大族,陈家的家训是“以诗书立门户,以孝佛为根本”,培养孩子自然不会马虎。陈师曾6岁学文,10岁学画,18岁时就与祖父、父亲及一些晚清名儒合作绘画。

     

        戊戌变法失败后,陈三立把儿子送去日本留学。当时,正值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年轻的陈师曾多次修书回国力陈战争的真相。回国后,好友李叔同供职于上海的《太平洋画报》,多次刊载陈师曾的画作及照片,使美术界对他有了初步认识。

     

        1909年,陈师曾回国。在北京,陈师曾交游广泛,甚至被后人称为“画坛盟主”。他与鲁迅、吴昌硕、李叔同、苏曼殊、黄宾虹、蔡元培、刘海粟等人保持密切的关系,还在北京大学画学研究会、北平美术专门学校等处执教,在美术教育方面居功至伟。可以说,那时的陈师曾占据了北京美术圈的话语权。

     

        慧眼伯乐

     

        慧眼发现齐白石,是陈师曾被谈论最多的艺坛佳话。1917年秋,齐白石避乱于北京,靠卖画、篆刻为生。有一天,陈师曾在琉璃厂南纸铺见到齐白石的印章,大为激赏,打听一番后,专门到齐白石所住的法源寺拜访。两人一见如故。北京画院藏有一件齐白石作于1917年的《梅花轴》,上有陈师曾题诗,最后两句诗是“酒后尝为尽情语,何须趋步尹和翁”。劝齐白石不要亦步亦趋学时人。齐白石听从了陈师曾的建议,改变了画法。

     

        据齐白石自己回忆,认识陈师曾之前,“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是银币两元,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人来问津,生涯落寞得很”。认识陈师曾之后,一方面,他的画法开始改变;另一方面,陈师曾也成了他的宣传者和推介者。齐白石曾感慨:“得交师曾做朋友,是我一生可纪念之事。”

     

        传统的捍卫者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西风”压倒“东风”是20世纪的主流。康有为曾断言传统文人写意画是中国画学衰败至极的罪魁祸首;陈独秀也疾呼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而陈师曾却驳斥“民族虚无论”,提倡在崇拜西洋的潮流中被冷遇的传统美术。他认为“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

     

        陈师曾有如此灼见,在当世实属难得的人才,但长久以来,却被人所忽视,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1949年以来,美术创作提倡的是关注民生、关注现实的主旋律精神,陈师曾书画属于独抒性灵,侧重文人笔情墨趣,和整个潮流不相适应,故在主流美术界得不到重视;二是天不假年,陈师曾1923年早逝,其作品数量有限,传承的弟子也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影响力。

     

        (《环球人物》2017年第1期 王晶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