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文化一直都是“纸短情长”,一张纸再大也是短的,而“情”却是无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画的精神是要“以一当十”“以白制黑”,白的地方虽然没画,但是它不仅达到笔墨绘出来画面上“黑”的份量,甚至超过于它。这就是中国画的制高点,它是建立在较高的哲学层面上。
中国画从来不逼真地表现对象,也不完全脱离对象。“得意忘象”但不是“得意不要象”。所以,中国画追求在齐白石说的“似”与“不似”之间,亦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这是齐白石在一张画作上的落款,说出中国的美学取向。
中国画不讲究科学性,它没透视,只讲意象。但其实是有属于中国画的透视,比如“远水不波”,就是远水没有波纹;“远人不目”,人在远处看不见眼睛;“远山无皱”。这就是透视。古人画中国画不懂透视,但这并不是中国画的缺点,反而是优点,让中国画更有意象。中国山水画也不能称为风景画,因为中国的山水画是一种文化精神,要具有山水精神,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西方的风景画也有山有水,但他们可以叫作风景画,因为它基本上只表现一般的自然风光和景物。
我们经常说山水画要注意层次,即远、近的表达,但其实这种空间的层次不是山水画的重点,因为中国画最重要的层次是文化层次。文化层次远重于空间层次,这跟气格有关。气格就是气质、气度、气概、品格,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大气、逸气、雅气、秀气,“气”同时还会包括甜气、俗气、小气。画面像不像对象跟呈现什么“气”非常重要!
中国画重学养,这里的“学养”指画家的修养、素养、修为。因为中国画是讲求意境、意象,没有学养就画不好中国画,在某种意义上画中国画不是在画画,而是在画学养。为什么画中国画的很多大家都是大器晚成呢?就是因为中国画画家学养的累积和沉淀。
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一般认为画家的人品不好是画不好国画的。如果人品不好,画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宋代郭若虚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中国画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要画好中国画,首先要把人做好,人格、人品都要高。“小家”重技术、“中家”重方向、“大家”重道德!所以,真正的中国画家要在人品、艺品上有更高的境界和格局,领悟好中国文化的精神,把中国文化精神发扬光大,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与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才可能有所成就。
(《羊城晚报》1.8 梁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