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每送出7人留学,迎回一人,现在八成人会回来;
★美国所有的创业机会在中国都有,但有些机会在中国有而美国已经没有了。
很多年前,赵海平登上赴美国的飞机时,以为自己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他是30年前的高考状元,毕业于美国的名牌大学,在硅谷拥有成功的事业,加入了美国国籍,把父母也接到了美国。但在2015年3月,赵海平辞掉工作,坐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重新寻找机会。
赵海平是脸书(Facebook)的第一位华人工程师,他感到自己回来得有些迟了。“国内的机会太多。国内互联网的规模超出我的想象——天啊,中国的盘子可以做得这么大!”
回国迟了
本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经历了史上最大的海归潮。2000年有38989人出国留学,这一年回国的留学生只有9121人。而在2015年,两类人分别达到52.37万和40.91万。
20年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士李才伟与班长刘圣坐着同一架飞机,去了美国同一所大学。他们都以为自己不会回头。如今,他们都降落到了中国。刘圣2010年从硅谷拿到风险投资,在苏州创办了一家企业,李才伟则从硅谷搬到杭州,成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的一名从事风险控制的架构师。
很多海归都后悔了,后悔的不是回国本身,而是回国迟了。李才伟的同事俞本权,在升职前夕离开谷歌。他在硅谷认识的华人中,已有20多人回国。大部分在BAT(中国三大互联网企业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简称),少数自己创业。
在他的硅谷华人朋友圈中,2001年谈论最多的是子女教育等话题,没人讨论回国。2010年有人陆续回国,回国的方式多以外企雇员身份派到中国。再后来,逐渐有人进了BAT,2014年前后出现了回国创业者。
不再“毅然”回国
到2015年年底,已完成学业的中国留学生中,回国的占了八成。在2014年,海归最集中的还是在外企,3年后,是华为、百度、腾讯这类中国企业。
领英中国区解决方案服务总监王欢说,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企业大量裁员,当时她帮助中国企业去“人才抄底”,有人“被迫”考虑了中国企业。过去,当一位高级人才选择回国时,舆论往往称其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
当李才伟在2013年回到中国时,他身边的海归几乎为零。3年后,100多名海归组建了名叫“大圣归来”的即时通讯群。“没有无缘无故的海归,绝对是大势所趋。”
王欢形容自己的团队是一个搬家公司。被他们跨海“搬”回的人才,属于美国典型的中产阶级。他们大多生于1970年代的中国,在美国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住着大房子,生活非常安逸。但是,她负责向这些人“兜售梦想”。
人生的又一次选择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密歇根州立大学前教授金榕发现他的梦想在中国。2014年,他利用学术休假在阿里巴巴做顾问,帮助优化网站广告位的投放,结果收益明显提升。“你做的算法,真的影响到几亿人,想想还是蛮激动的,真的是改变世界的感觉。”
用了10年时间晋升为正教授、人到中年的金榕决定改变职业路径。2015年,他辞去终身教职,与学术界告别。文质彬彬的金榕说,自己从没进过工业界,更没有想到,第一份工业界的工作会在中国。5年多以前,他还认为回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需要巨大的勇气。
需要带回的只是自己
回国与否,中国历代留学生的考量从来都离不开“国家”这个词。赵海平的出国之路也与“国家”交织在一起。
1987年夏季,赵海平成为河北省高考理科状元,到北京读大学。两个月后,肯德基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餐厅,成为中国开放的一个证明。1992年赵海平真的飞越长城时,邓小平刚刚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
赵海平到美国才见到了超市。他回国探亲时给家里捎过电话机、微波炉、摄像机,这类电子设备是当时人们带的最多的礼物。这些很快成了历史。当他2015年回到中国,他需要带回的只是自己。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像个外星人,震撼于上海人习以为常的密密麻麻的高架桥。出国时,中国还是自行车上的王国;归来,汽车时代早已开启了。“生活条件的提高降低了很多人回国的心理门槛。”赵海平说。
金榕意识到自己以前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他乘坐中国高铁后,这种感受尤为强烈。中国在2008年成为高铁上的国家。但在1989年,他乘火车从南方到北方上大学花了44个小时,他记得厕所是乘客争抢的“不错的地方”,但现在高铁完全颠覆了他的印象。中国很多城市,从地摊买一包零食到菜场买一棵白菜,都可手机支付。这让赵海平感慨,“中国很多地方做得比美国先进了”。
不做旁观者
不止一次,50岁的生物学家施一公表达过同样的遗憾。“中国在全速发展,国内的同龄人脚踏实地地推动着她的前进;我不想只做一个大洋彼岸的旁观者。”
几年前,他结束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卖掉房产,举家回国。他目前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还在杭州西湖边筹办一所私立大学。
清华大学向他发出邀请时,他只考虑了一天。后来他解释,回国前,“内心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东西,总是怅然若失。我缺什么?缺少的是对祖国的回报,缺少对自己求学时期信念的坚持,缺少让我振奋的直接帮助同胞的成就感!”
方恩(天津)医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丹形容,许多海归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先是有一个“美国梦”,追求深造和平等的发展机会。现在,“中国梦”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一个报效祖国的机会,一个没有“玻璃天花板”的上升机会,一个使自己所有的知识和经验能110%发挥出来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1.11 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