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摸排留守儿童,更应关注数字之外

    《 文摘报 》( 2016年11月17日   01 版)

        中国留守儿童到底有多少?民政部日前给出了精准摸排后的结果:902万人。这和之前一直被公众接受的“6100万留守儿童”相距太远。这一数字来自于几年前全国妇联的调研报告。

        实际上,“锐减五千万”是统计口径不同带来的错觉。此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通行定义是“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八周岁”。此次民政部则按标准将统计年龄设定为“未满十六周岁”,将统计条件设定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

        公众的担心应该引起民政部门重视。近些年来,留守儿童被虐待、侵犯、遗弃的新闻层出不穷。902万的统计数字更精准,但不应因此减少解决问题的压力感,更不能以此为依据将广义的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抛出政策考虑范围。

        此外,也恰恰因为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人们没有从数据中看见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进度。如果说民政部门近一年的辛苦摸底是要为改革政策出台提供数据参照、为社会治理效果提供评估依据,那么更应该细分对比指标,用数字呈现到底有多少留守儿童是在改革进程当中自然“消失”的。

        留守儿童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取消问题;统计数据的目的,是为决策找支撑,而不是为“减负”找理由。

        (《京华时报》11.11 刘文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