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精神性传统在孔子那里发生了一个微妙却又重要的转折,这可以从《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表述中反映出来。
这一“如在主义”所关注的焦点,不在于神是否真的存在,因而也不是对神的信仰,而是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参加祭典、去进行精神性的活动。经过孔子的这个转折,一方面,人与鬼神的外在关系变成了人本身与他的精神状态的内在关系,于是人人可以成为鬼神之德的主体;另一方面,通过将原先主要指祭礼的礼拓展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于是事事可以是礼的实践。
从如在主义的态度出发,儒家形成了一个从人世间开发出精神性的传统。这种如在主义与其他精神性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不是简单直接的对某种神的信仰,而是把超越的神请回到世俗世界里作合乎情理的安顿,从而即凡而圣,使凡俗的、无意义的世界精神化、神圣化。如在主义的合理性不在于它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在于它的客观有效性,即它能够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作用。如在主义既承认宗教信仰的自由,开辟了多元精神性的可能,也能够让所有的主体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推托给神的意志。
由于如在主义包含了信念和行为(知行)合一的洞见,从而为人类开展建设性的跨信仰对话提供了一个基础。这样的对话,使人们对于具有破坏性、威胁性的精神性作出批评,对具有建设性的精神性作出肯定。
(《南国学术》2016年第3期 倪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