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前后,与天津、北京、青岛等城市相比,上海的交通条件要优越很多。首先,上海租界的街道、甚至巷弄的路面,全是柏油或水泥铺设的。而最为人所称道的南京路外滩至西藏路一段路面,是犹太富商哈同捐资用红木铺设而成的,恐怕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
租界的交通要道上行驶的有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等大型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有固定行驶轨道,而且并没有和其他车辆隔离,所以开车、骑车与电车同方向行进,必须注意及时闪避,以免碰撞。有关电车的一件往事让我记忆深刻,1941年12月8日早晨,我如平常一样乘电车上学,下车到海格路时,突然遇见日军搭铁丝网、设卡盘查经过的人,见我是学生才放行。以往这里并无岗哨,我感到气氛很诡异,放学回家后,才知道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公车上的售票员全是男性,肩背售票用的大皮袋,票价由几分钱到一角、二角不等,所以售票员的皮袋中散置着大量分票、角票。买票时,售票员要走到乘客面前。这些售票员经验丰富,如果有人躲到里面不买票,企图下车再补票,并假称不久前上车,好补到一张便宜的票,他都能当场揭穿,指出这人是哪一站上的车,照章补票,绝不含糊。
有趣的是,虽然售票员肩背的皮袋袋口敞开,但从不会被扒手偷窃,这似乎是一种默契。每当售票员高喊“各位先生,小心扒手”的时候,老上海全都无动于衷,只有不通世故的人会不禁用手摸一下衣袋,这等于提示了扒手钱包的所在。
1941年日军进入租界后,租界内的交通工具起了很大变化。首先,公共租界的公共汽车,包括双层的,全部被日本军部强制征收军用。法租界因为维希政府与日本有邦交,所以21、22路照常行驶。后来,日军开始实行汽油配给制,私人小汽车的活动也受到限制。一些长途汽车和大部分货运车都改装成以烧木炭为动力,车后装了炭炉,燃烧时满街扬起浓烟。不久,私人汽车也被征用,我家的一辆1941年福特V8轿车也未能幸免,换得一张收据回来。
此时虽然电车仍能行驶,但出行已大不如往常那么方便,许多重要马路都无车可达。平时乘车上班、上学的市民只得改骑脚踏车。后来,从脚踏车和黄包车衍生出了一种四轮车,乘客坐在车厢内(形状比黄包车车厢略矮),原先黄包车前拖行用的车杆,缩短集中固定在脚踏车座位后的铁柱上。由于行驶速度快,四轮车逐渐淘汰了黄包车。不过,四轮车骑起来很吃力,且车身长、转动不便,不久又从中改良出三轮车。一般三轮车都是带座位的双轮在后,骑车的单轮在前。但有一种正好相反,座位在前,骑车的在后,它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孔明车”。
汪伪政府成立后,通过一些门道仍可买到汽车,新朝显贵、富有人家的私人小汽车又渐渐多了起来。
1945年,上海街头出现了大量吉普车,使用者大多是重庆复员归来的中美军方人员。二战结束后,大批美军及军用物资进入上海,而美国政府对军用物资似乎毫无管理措施,被某些军方人士任意盗卖。我的五兄就曾以一百美元买到一辆旧吉普车,因为不能领牌照,就在院里开着玩。后来,美国产的汽车也源源不断运到上海。抗战前,我国的交通规则规定车辆靠道路左边行驶,抗战胜利后,我国改袭美制,改为靠右边行驶。于是,上海有两种方向盘在不同位置的汽车同时在街道上行驶。
从前乘飞机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尤其在日本占领时期,只有利用特殊关系,才能付费搭乘。1946年我乘轮船到天津,再至北平。从北平回上海坐火车需2天1夜,轮船更是要花三四天,而飞机仅需几个小时。一来为了节省时间,二来也想体验一下坐飞机的滋味,我特意购买了中国航空公司从北平到上海的回程机票。
我所乘坐的飞机是美国军用C46型运输机,机内未加改装,座位是固定在机舱内侧铁管上的绳网,乘客背靠机舱铝皮,两排相对而坐。机舱中间堆置着乘客们的皮箱、行李。金属机身在阳光照射下,舱内温度估计高达四十度,我坐在绳网上面,浑身汗如雨下,全身衣服湿透,在忍无可忍之下,飞机才开始滑行起飞。
(《乱世风华——20世纪40年代上海生活与娱乐的回忆》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绪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