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4日的G20杭州峰会欢迎晚宴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辞时说:“140年前,1876年的6月,曾经当过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先生出生于杭州,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他的骨灰就安放在杭州半山安贤园。”
创办燕京大学
司徒雷登,一个中国人熟悉的名字。1949年的8月2日,73岁的司徒雷登黯然离开中国,8月18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的著名文章《别了,司徒雷登》,该文此后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司徒雷登”也成为一个失败的符号,被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当做嘲讽用语。历史学者林孟熹说:“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司徒雷登的父亲司徒约翰是位牧师,1869年和妻子玛丽来到杭州传教。1876年6月,司徒雷登的父母在杭州生下了他。由于生长在中国,司徒雷登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也了如指掌。1919年,他创办了燕京大学,并首任校长,主持燕大校务工作长达27年。其间,他聘请了当时最著名的中国学者来校任教,与外籍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短短时间内,燕大名师云集:洪业、俞平伯、周作人、郑振铎、陈垣、顾颉刚、张东荪、冯友兰……
司徒雷登的出色经营,让燕京大学在80多年前就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虽然燕京大学只存在了33年,注册学生不到一万人,但后来成为著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的就超过100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燕京大学还是中国新闻学、社会学教育最早的开拓者,培养的著名校友有冰心、费孝通、侯仁之、杨绛等,后来担任外交部长的黄华,也曾是司徒雷登的学生。
出任驻华大使
1946年-1949年,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并于1946年被国民政府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拿到了象征荣誉市民的金钥匙。如今,这把钥匙还静静地躺在耶稣堂弄司徒雷登故居。正是从杭州出发,司徒雷登见证了上个世纪上半叶发生在中华大地的一系列风云变革。司徒雷登曾明确支持中国人民的“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作为燕大校长,亲自带领学生举行抗日大游行。1928年年底,东北军首领张学良秘密筹划改旗易帜。当张学良迫于日本压力犹豫不决之际,司徒雷登亲赴东北,促成张学良下决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司徒雷登作为“敌方人员”被日本人投入监狱。1946年7月,司徒雷登在美国总统驻华特使乔治·马歇尔的推荐下,经国共双方同意,出任驻华大使。
司徒雷登对中国的情况非常熟悉,也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关系,在旧中国的知识界是个颇有名望、受人崇敬的人物。当时有人对他这样评价:“既是政客又是学者,又是狡猾的对手,又是温馨的朋友”。
1949年,司徒雷登作为美国驻华大使,奉命飞离南京,从此与中国断了联系。而他的妻子陆爱琳则留在中国,去世后,被司徒雷登以前任燕京大学校长时的秘书傅泾波安葬在北京燕园东门外墓地。
回国以后
司徒雷登回到华盛顿后,即被美国政府告诫:避免与公众接触。3个月后,因中风偏瘫被送进海军医院。病情好转后,便整日闭门不出,断断续续开始写自传。司徒雷登在自传中写道:“我对于最终导致台湾问题感到伤心。作为一名外交官,我曾尽力阻止事件的发生。中国人是了解我热爱他们国家的,关心他们福祉的……但因我的能力有限,我还是辜负了他们。”
司徒雷登一生没有什么积蓄,请不起佣人,偏瘫13年,全靠傅泾波的资助。1962年9月,司徒雷登在华盛顿悄然去世。他在遗嘱中写道:“将全部文件赠送给傅泾波,并请求傅泾波替我完成两个心愿:一是将当年周恩来送给我的一只明代彩绘花瓶送还给中国;二是将我的骨灰送回中国,安葬在燕京大学的校园内。”
(《羊城晚报》9.14 张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