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出品的电影《林则徐》是一部成功的,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人物传记片,也是我国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彩色故事片。
故事片的核心是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塑造,传记片更是如此。林则徐出场亮相就被搁置在矛盾的尖端,在抵抗派与投降派激化的情境下,林“应诏上殿”,处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境地;接着在敌人严阵以待之压力下“抵达广州”;在复杂的形势下“微服私访”;谈笑风生中刀光剑影下见豫堃的“接风宴”……在转合的重场戏中,将矛盾推向极致,塑造了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离不开演员表演艺术的再创造。林则徐是赵丹积累了几十年的艺术经验后,在他艺术的成熟期、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塑造的。形象的成功首先源于演员对人物理解。赵丹读了《林文忠公事略》中“生警敏,长不满六尺,英光四射,声如洪钟。每剧谈,隔舍数重,聆之辄了了”,以及英国人的记载:“钦差……目光锐利、前额文雅聪明,声音明朗、清楚,且洪亮……”似乎抓住了角色的灵魂,找到了人物的气质:“精力充沛,胸襟开阔,大刀阔斧,而又平易近人,我恍惚摸到一件最宝贵的东西:‘真璞’,它像一颗晶光四射的珍珠,在形象的宝库中发出夺目的光彩。在它的照耀下,林则徐的性格中刚毅、正直、乐观、真挚、豁达、无私等等特征就像一连串透明的珍珠,众星拱月似的深深依附在它的周围。”从而确立了角色的基调:阳刚——刚中求柔、柔里透刚。
演员的功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解了的,通过想像加以艺术化,并通过动作与情境加以体现。赵丹善于通过动作及对情境的开掘,通过眼神的表现力体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如“制怒”中,欲率茶盅,猛抬头,见座右铭,以手扶额,忍静下来;又如“摘花翎”中,眼睛怒视,正义凛然,别人都不敢动手,然后慢慢取下帽子;“告别”中,沿着台阶,往上奔,奔……涌出惆怅之泪。更值得称道的是眼睛。两次说“领旨谢恩”,两种情境,两种不同的眼神。第一次领旨禁烟抗英,眼神里表现出一种“以身许国、为民除害”的决心。第二次抗英受挫,林被发配伊犁,领旨时没什么外部动作,从眼神里我们读到了林则徐内心深处的痛苦、哀愁与忧愤。
影片的突出特色与成就还表现在富于民族底蕴的艺术风格追求上。这也是这部影片引起世界电影界注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导演在处理林则徐与邓廷祯告别的戏时,就借鉴了中国古诗的意境。比如在表现林则徐被革职时的复杂心情时,就借鉴屈原《离骚》构成造型语言,成功地将人物的内心与外部、心境与环境,加以动静的对比,以外界的极度寂静衬托人物内心的激情澎湃。美术设计借鉴了中国画《长江万里图》与《枯枝黄鸟》,达到“言简意赅”“形神统一”。音乐作曲将中国的“曲牌体”“板腔体”与西洋的“交响性”相结合,形成民族化的风格追求。影片的表演处理上也借鉴了戏曲表演和传统的民族艺术美学,如“以动衬静,以静显动长“冷色中找热色,热色中找冷色”“虚实相间、浓淡有致”“满中有空”“粗中有细”等,都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名家看电影1945-2005》林洪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