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迷们都知道,一个奥运金牌选手成长不易,从选材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枯燥重复的训练,还有最后那激动人心一刻的发挥,多种因素造就一块金牌。
事实上,学术领域的竞争也颇为相似。一顶顶“帽子”,一位位“学术金牌”,其背后都是学者在精力、体能、毅力等方面的付出,承受着环境、压力、家庭等外部条件的约束,个中滋味各异。外人看到的是这些学者的功成名就,看不到的是他们的长期艰辛付出。
最近,中科院“青年千人”赵永芳研究员离世的消息传出,叫人惋惜。英年早逝的例子近些年在学术界不胜枚举。在通往“院士”“长江”“千人”的成长路上,并不全都是鲜花,更多的是荆棘。一般来说,能够发表一篇专业的学术文章,其前期训练时间至少5年。而且,和奥运选手枯燥重复训练略有不同的是,学术发表或者科研的产出,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对人的要求更高。
在学术竞争中,有一点是很残酷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并不是定律。有很多的耕耘,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光鲜四溢的收获。最近听到不少同行抱怨,现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评价和激励体系中,更加注重和偏向于“拔尖人才”。有“帽子”的学者备受重视,这让还没有“帽子”的学者好生焦虑,年龄渐长,难道只好接受自己走学术下坡路的命运?
实际上,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殊需求下,强调“脊梁”的作用无可厚非,我们确实需要一批学术精英领航,所谓“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但是,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当前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的完善,实现人尽其才,在做到局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强调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科技创新,需要依靠人才,而作为创新之源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则应大力秉承谨慎的人才“消费”观。当然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杜绝人才的“过度消费”。
高校普遍认同,三个5万元年薪的员工产生的“效用”未必抵得上一个15万元的员工———只有舍得花大价钱,才会有大产出,在人才上,要舍得“花大价钱、买奢侈品”。
但在此过程中,也切忌人才的非理性“囤积”。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初级的竞争环境里,往往是花大价钱囤积优秀球员———即使在我的球队里坐“冷板凳”,也不能在我的对手阵营中对我造成威胁。这种现象,在现阶段的人才引进过程中不能说完全没有。面临评估和排名的压力,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现象。发达地区,年轻的才子学人趋之若鹜,但是在很多的欠发达,或者老少边穷等人才匮乏地区,往往“一人难求”。
生物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一棵大树的边上很难再共生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好男儿志在四方”也是进行人才自我救赎的另类解释,目前还没有“帽子”的年轻科研人员要明白,与其挤在一起“下饺子”,还不如选择到需要的地方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学术金牌”选手以及有“帽子”的人才,用人单位更应该珍惜。用好人才,是对全社会的责任和大度贡献,而非拘泥于狭义的“人才储备”观。我们既要聚天下英才,更加需要慎独而用之。
(《文汇报》8.26 张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