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生物医学工程助理副教授巴拉尼哈冉·拉曼,花了数年时间研究蝗虫如何处理气味,并正在开发半机器人版的蝗虫。拉曼说,创建这种半机器人的昆虫需要整合三方面的技术。
首先,得把蝗虫引导到需要它进入的偏远或危险区域。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采用具备生物兼容性的丝织物制造等离子体“文身”,贴在昆虫翅膀上,它能将光转换成热。借助激光瞄准文身,利用蝗虫远离热源的天性,可以控制蝗虫的飞行方向,比如,让右边的翅膀得到更多热量,就能引导昆虫朝左飞,反之亦然。
其次,一旦蝗虫进入危险区域,研究人员需要实时知晓它闻到什么气味。他们通过外科手术,将微型电极植入到蝗虫的大脑中,以便“劫持”它的触角,截留其得到的信息。
最后,得把信息从蝗虫所在的位置传送给身处远方的操纵者。图中蝗虫的小背包是团队设计的功耗低、重量轻的设备,它能将神经活动解码,记录到芯片上,或通过无线发送给操纵者。
(《新民晚报》8.28 凌启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