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学生要“减负”,文坛上的大名人恐怕也有这个需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直接的史料并不甚多,大概了解一下也就可以了,重点应是细读并研究他写的书;但学者们哪里肯轻易放过,于是查他的祖宗三代以至于八代,论著纷纭,全压在曹雪芹肩上,他也存在“减负”的问题。
鲁迅的负担也是非常之重:他的一句诗“俯首甘为孺子牛”本来是为儿子海婴而发的,且有自嘲之意,后来弄得意义无比重大。他的日记里偶尔记录了晚上“濯足”也就是睡觉之前洗洗脚,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又有人以为其中有什么微言大义。
当代知名的作家和学者,一旦名声鹊起,马上就有各种活动压过来:讲演、开会、剪彩、访谈、签名、报告、开幕式、闭幕式、颁奖式、首映式……拖着拉杆箱奔走不暇,几乎无从喘息,这样还搞什么创作和研究?
许多负担是外面加来的,自然也得从外面来解决;而亦有自己找来的。在柳宗元的寓言里有一篇《蝜蝂(fù bǎn)传》,说是有一种叫蝜蝂的虫子,“行遇物,辄持取,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zhì)仆不能起。”
据说那些拖着拉杆箱仆仆于道途者,有些其实是他乐于如此,甚至是自己找来的忙碌。如果他自己不想“减负”,别人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文汇报》8.23 顾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