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

    史海钩沉

    上海政协文化俱乐部杂忆

    《 文摘报 》( 2016年08月09日   08 版)

        坐落在上海市茂名南路58号的五星级宾馆花园饭店,它的前身是法国总会。之所以蒙有一层神秘色彩,是由于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它从来没有对公众开放过。

     

        1954年,原法国总会以文化俱乐部的名称重新开张(后改名为上海市政协文化俱乐部),开放对象限于被指定为会员的上海文化和其他各界少部分上层人士。

     

        我父亲严独鹤原是一位老报人。他在50年代担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是上海市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他从文化俱乐部成立伊始,就是其会员。

     

        曾听我父亲说,当年得以成为文化俱乐部成员的,大致须具备下列几种身份之一:上海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上海市属各区政协的正副主任(席)及秘书长;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包括文联、作家协会等)市级机构理事(委员)以上的领导成员;拥有三级(或二级)以上技术职级的高级专业人员——如教授、医师、工程师、艺术家等;市政府参事室的参事。

     

        上海仅有的弹簧舞池

     

        从1954年到1960年,上海市政协文化俱乐部一共存续了六年。作为一家供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它的硬件设施即使在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也是一流的。

     

        这是一幢法国宫廷式的建筑,走进内部,满目是上世纪初期始兴于巴黎的新古典唯美主义色彩和装饰艺术风格的交混:带壁龛的用金色马赛克铺设的墙壁,以情态生动的女神浮雕做支撑的前厅主柱,以及与之上下对应的彩色玻璃镶拼成船脊造型的透光天花板,通体显示出一股古典西洋贵妇的典雅气质。

     

        二楼舞厅,有几十年来享誉沪上的当时上海仅有的弹簧舞池——就是在舞池的木质地板下特别装置强力弹簧,以增强舞客翩翩起舞时的腾云驾雾感。这里大约每星期举行一两次舞会。

     

        最吸引我的是游泳池。那也许是当年上海规模最大、最高级的室内游泳池。长方形,宽30米,长60米,它并非封闭,而是有一个全透明的顶棚。

     

        1960年,上面突然通知,茂名南路58号另做他用。后来才知道,是毛泽东主席要来上海,选中了这里作为住所。据说主要原因就在于里面的游泳池受到青睐。

     

        同年,上海市政协文化俱乐部搬迁到北京西路泰兴路转角的原丽都花园。

     

        凭会员餐券享受特供

     

        这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个俱乐部的主要功能也就转换成了对会员实施特供的地方。其时,作为直辖市的上海同北京一样,是国内仅有的对市民副食品供应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每个户籍在册的市民每月大致可以凭票以官价买到100克肉类、250克鱼、200克食油、每天250克蔬菜。

     

        至于当时的上海饮食市场,每一个上海市民每月发放相当于一市斤(500克)粮食的就餐券,凭券才能进饭店和点心店(摊)用餐。稍后,上海市面上有限制地出现了副食品的自由市场,饭店也相应出现了高价菜,但价格大致是官价的八到十倍,让人望而兴叹。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俱乐部的餐厅也改变过去对会员敞开供应的做法,向每位会员每月发放15张餐券。每次就餐,每人至少用券一张,多用不限。每张券可点一道菜,每道菜的质量、数量和价格同以往几乎一模一样,就好像整个社会的食品供应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

     

        至今深深留在我记忆中的一道菜是焗鸡面。这是一道地道的西菜,需用大量奶油才能做成。由于原料紧俏,当时即使一些价格昂贵的高价西菜馆也很少供应这道菜。但文化俱乐部西餐厅就有这道菜。不仅有,而且价钱便宜,每份一元五角(相当于自由市场三个鸡蛋的价钱,但已是该餐厅最高的菜价之一了)。不仅便宜,而且质高量足。

     

        吃饭占座  名流荟萃

     

        文化俱乐部的另一令人向往之处,是吃饭不收粮票。每人付一角钱,大米饭敞开肚皮吃。

     

        每到星期天早上,大门口就热闹非凡,都是提前来占座位的。当然,作为社会上层人士的会员们往往是不会亲自来等开门的,来的大都是我这样的家属小辈,年轻,灵敏度高。每次来,我都喜欢占一个对着门的座位,一边吃饭,一边听父亲介绍休息室中他熟悉的人物。

     

        在这里,父亲曾经让我向一位梳着老式发髻的不起眼的瘦小老太太鞠躬,然后告诉我,那是民国初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夫人;又指着一位拄着拐杖却依然身板笔挺、走起路来却摇摇晃晃的须发皆白的老人说,这是冯玉祥部下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大将张之江先生。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胖胖的圆头圆脸的老人,穿一套纺绸衫裤,一手背后,一手扶着叼在嘴上的黄黄的长杆老象牙烟嘴,昂首站在门口,注目望向餐厅。我问父亲,这是哪一位?父亲看了一眼说是当年和虞洽卿、黄金荣、杜月笙等人齐名的上海总商会会长王晓籁先生。这众多的史书中的人物,今天在这里聚集,和我一样,为的是同一个目的——在餐厅里占一个吃饭的座位。

     

        1961年或1962年暑假的一天下午,我早早在西餐厅占了座,这时,走进来一个人。一看,是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先生。他坐在我邻桌,刚坐下,在沙发椅的角落发现了一把折扇。他站起来,举着扇子,向餐厅内的客人高声问:这把扇子是谁的呀?那极其标准的普通话和带着磁性的悦耳嗓音,令人一听就不禁想起他为劳伦斯·奥列佛主演的《王子复仇记》的经典配音。喊了几声,见没人应答,就说了一句:那我送到服务台去了,说不定是吃午饭的客人留下的。说毕,就风度翩翩地往外走去。走了几步,又旋即风度翩翩地快步走回,很有礼貌地对我说:谢谢您,我的那个座位劳驾替我看一下,如果别的人来,就说已经有人了。我当然连连答应。

     

        八十年代末,我应邀参加一位报社同事的婚礼,再度去了那里。举目四望,已然沧海桑田,“沈园非复旧时台了”。

     

        (《北京青年报》7.26严祖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