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世界银行牵头,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财政部、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在内的“三方五家”发布联合研究报告——《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这份报告历时两年、耗资300万美元,由上百名国内外专家参与,被舆论称为“最高级别”的医改联合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中国已形成了一个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该体系重治疗而轻预防,注重服务数量和提供治疗服务,而不是从源头上保障健康。人们倾向于在公立大医院,而不是在基层卫生机构接受服务。“由于利益驱动和管理不善,许多公立医院花费巨大却没有实现其社会目标”,这种情况“必须改革”。
报告指出,中国应进一步从目前以医院为中心、侧重服务数量和药品销售的模式,转向以人为本,以健康结果为重点、更加注重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建立高价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国的卫生服务体系需要避免走向高成本低价值的风险。应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服务质量和病人安全。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曾流行“政府投入力度不够”的说法。但报告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报告中使用的一个图表显示,中国公共财政对卫生投入的增长率高达15%以上,遥遥领先于其他42个国家,包括美国、日本、英国等。
既然政府投入力度不小,何以老百姓仍感觉“看病贵”?报告解释,“医保报销的费用不足以抵消由于去大医院就诊、住院时间延长、使用更昂贵的治疗手段而增加的费用”。
研究报告还强调了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倡导建立一个以基层卫生服务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南方周末》8.4 柴会群 卢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