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1日,解放军著名将领、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因工作劳累突发疾病去世。父亲去世的时候,贺北生并不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她总觉得父亲只是在盒子里睡着了,直到最后他们拿回来一个小小的坛子时,贺北生才知道,父亲永久地离开了他们。那一年,贺北生11岁。
贺北生是贺炳炎的长女,她的家位于北京海淀区花园东路的一个小区内。她目前的职务是将军后代合唱团的副团长,工作依然繁忙,“连着演出,大家的体力都跟不上了,八月份要放假一个月。”贺北生说。
日前,记者来到贺北生的家中,听她讲述了父亲贺炳炎的故事。
“红军赵子龙”
1913年,我父亲出生于湖北松滋,家境贫寒。9岁丧母,1929年,父亲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热血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次,红军在潜江渊博子口同敌军作战,已是警卫班长的父亲被贺龙伯伯派去红六师传令,红六师接到命令后从侧翼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人大败。但战斗结束后,贺伯伯却找不到我父亲,过了许久,我父亲才归队,但让贺伯伯吃惊的是:我父亲身后还跟着几十个战俘!
原来,我父亲在传达完命令归队的途中,刚好和几十个回撤的敌军遇到。父亲孤身一个,手中也只有一把大刀和几个手榴弹。情急之下,他左手提刀,右手高举手榴弹大呼:“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那几十个敌人给吓了一跳。
但是,一看我父亲只是个半大孩子,而且只有一个人,领头的军官顿时不老实了,我父亲就窜到他跟前,手起刀落,其他敌人一看乖乖地缴了械,当了俘虏,我父亲过去一数,竟有47个人。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部队。
不久,我父亲被任命为红三军手枪大队区队长,后担任骑兵大队长。一次,骑兵大队偷袭空城缴获了一批战马,但返回途中我父亲清点人数,发现少了卫生队长。父亲为了保全大局,立即毫不犹豫地单刀骑马飞驰入城,一把将他揪上了马。面对敌人的包围阻截,父亲毫无惧色,挥舞大刀,杀出重围。此后,父亲被誉为“红军赵子龙”,名震一时。
1935年春,后坪战斗中,红军攻击部队被敌人炮火压制,突击队几次都攻不上去。这时,贺伯伯命令我父亲上,父亲二话没说,挥舞大刀,连中两弹仍不下火线,最终突击成功。我父亲也因此被誉为“孤胆英雄”。
不用敬军礼
1935年12月,年仅22岁的父亲已出任红5师师长,率部随红二、六军团长征。在一次激战中,他第六次负伤,右臂被打成粉碎性骨折。无奈之下,只得截去右臂。
当时不仅没有麻药,甚至连手术器械都没有,医生好不容易才从老乡那里找到一把锯木头的木锯,决定用它来锯掉父亲受伤的右臂。父亲让卫生员将自己反绑在门板上,嘴里塞上裹着铅笔的毛巾。手术前后用了两个多小时,父亲几次昏死过去,嘴里裹着铅笔的毛巾被咬得稀烂。
贺伯伯特地要了两块锯下来的骨头,以此激励部队:“看,这就是贺炳炎的骨头!这就是共产党人的骨头!”
尽管如此,父亲被抬在担架上,依然还在指挥作战。等他能动了,他就坚持从担架上下来。父亲是师长,给他配有一匹马,但他从来都没有骑过,这匹马一直驮的是受伤战士。他自己就在下面用左胳膊拉着马尾巴跟着马走,因为他已经没有右臂了。
几位独臂将军中,只有父亲没有右臂。毛主席亲自批准他不用敬军礼。即使在全世界,不用敬军礼的将军恐怕也绝无仅有。
善待部下
父亲对待战友非常好,我曾经遇到过父亲战友杨虎臣的女儿,她看到我就哭,说:“北生姐,我们找了你们那么多年,都找不到。”我当时还有些纳闷,不明白怎么回事,杨虎臣的女儿说:“当年我父亲的腿断了,贺伯伯知道后,就找到我父亲,把他给抢了出来。”我才知道,父亲用一只胳膊划船,救出了杨虎臣叔叔,他们走了不到十分钟,国民党就去抓人了,所以杨虎臣叔叔一再和家里人讲:“没有贺军长,就没有我的家。”
杨虎臣叔叔晚年得了老年痴呆,连自己的妻子都不认识了,但如果有人和他说“贺司令来了”,他马上就会精神起来,四处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在哪里?在哪里?我还有好多话要和他说呢。”
我父亲还曾经把身上仅有的四块大洋给了杨虎臣叔叔,因为杨虎臣叔叔要回家去给他母亲过生日。父亲嘱咐杨虎臣叔叔,一定要给老人家过一个风风光光的生日,因为他们多少年都回不了一次家。
网上有不少报道都误称我父亲为“贺小龙”,甚至有人认为他是贺龙伯伯的儿子。我知道父亲和贺龙伯伯关系确实非常好,父亲从参加革命就跟着贺龙伯伯,贺龙伯伯说打仗,我父亲二话不说就往前冲。
我一直认为父亲的去世很突然,心脏的冠状动脉瘤突然破裂。当时父亲正在和人谈话,一下子就感觉不舒服,在军区招待所就地抢救,1960年7月1日,父亲因病去世,年仅47岁。7月5日,成都军区举行公祭,数万军民冒雨为将军送行。余秋里中将扶柩痛哭,贺龙元帅亲笔书写挽联:“卓越功勋传千秋,革命精神永长存!”
(《法制晚报》7.8 张蕊)